全省首批!温江智能化康复中心项目加快建设

近日,2025年四川省民生实事工程、全省首批50个智能化康复中心建设项目之一——温江区首家智能化康复中心项目加快建设,该项目由柳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打造,标志着基层康复服务迈向智能化新台阶。

智慧赋能、全龄友好
构建创新康复体系
该项目以“智慧赋能、全龄友好”为核心,着力构建“三级康复医院+社区智能康复中心+家庭”的联动体系,计划今年10月建成试运营,届时将为全区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质康复服务,全方位满足不同人群的康复需求。

在规划设计上,项目打造总面积810㎡的康复空间,形成“楼上楼下”双功能区布局。一楼康复训练区配备上下肢康复机器人、智能认知训练系统等前沿设备,设置OT作业训练室、ST言语治疗室、PT康复训练区、智能康复港、简易运动训练区、智能康复评估区6大功能区,可实现从运动功能到认知能力的精准评估与智能训练;四楼康复治疗及病区融合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理疗技术,设有物理因子治疗室、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室、骨质疏松治疗室、高频治疗室、电脑恒温蜡疗治疗室等特色治疗室,恒温蜡疗、骨质疏松治疗仪等设备为慢性病康复、术后恢复定制个性化方案。

秉持“适康、适老”理念,康复中心在建设全程注重细节,不仅实现病房与康复治疗区无缝衔接,还对院内设施进行全面适老化改造,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扶手、紧急呼叫装置、恒温洗浴设施等一应俱全,为老年患者及行动不便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的康复服务环境。
三级联动服务升级
守护居民健康
“作为省级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智能化康复中心将依托省八一康复中心、市五医院、温江区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的技术下沉。”柳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渝川说,中心将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预计每年承接下转和上转病例超百人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基层服务能力“提上来”。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将通过康复治疗师定期进修、专家驻点指导等方式,强化人才储备,提升基层康复人才的“造血”能力。同时,借助残联政策支持与社区紧密联动,织密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让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等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康复训练,真正实现“康复服务零距离”。
据了解,柳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的智能化康复中心,将带来基层康复服务能力的全面升级,未来还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杨柳
编辑:彭棣 刘娜
审核:吴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