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年实施7个TOD综合开发项目,让“回家的路”更有温度
刚过去的一个冬日寒夜,加班回家的刘小姐感到饥肠辘辘,还有一丝凉意。当走进孵化园地铁站时,她惊喜地发现面店还开着,端上一碗酸菜肉丝面,顿时暖身又暖心。
这只是乘坐地铁的成都上班族通勤场景的一个小小缩影。
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再次释放大批城市建设新机遇,包括10个TOD综合开发项目,持续推进通勤场景营造。这10个项目中,有“一站式全球精选美食畅享小镇”“电商+产业生态小镇”,还有“运动主题的未来之城”等。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实施7个TOD综合开发项目。
成都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将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构建“通勤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让通勤场景处处体现城市温度,让“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加舒适便利。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缩减到35分钟,30分钟内通勤人口占比达到45%。
▲成都地铁9号线,成都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
串街链户 社区绿道打造“三店一馆”
节后复工,前往金融城、孵化园、世纪城等办公区域的上班族又多了一种通勤方式,那就是骑自行车。从南中环路到南绕城的锦江自行车专用道试点段串联锦江公园东湖公园景区、交子公园景区及桂溪景区,一路好风景。
这条自行车专用道双向四车道,既是上下班高峰期的通勤路,也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健身路,并具备承办小型自行车赛事的能力。市民徐女士就常常陪老伴来骑车,“春节期间我们还带着全家大小都来锻炼!”在自行车专用道两侧,一边是人行步道,一边是滨水步道,经过交通重组,打造“舒适慢行”系统。
提升慢行出行环境,正是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2021年的工作计划之一。根据计划,今年全市天府绿道开工800公里、建成600公里,建设1000条社区绿道,完善自行车道200公里。
锦城公园完成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贯通,85公里绕城高速两侧透景透绿;大运会前累计完成锦江公园绿道景观提升82.5公里,含锦江自行车专用道(南中环路-南绕城)6.2公里……
同时,推动社区绿道“串街链户”。营造“回家的路”“上班的路”“旅游的路”“上学的路”等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将绿道脉络延伸至每一个城市功能分区和居民生活社区,打造书店、花店、商店、咖啡馆(茶馆)“三店一馆”基本设施,铺就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底色。
▲国华街自行车专用道
“十四五”末 轨道交通实现区(市)县全覆盖
春节期间,成都地铁累计运送旅客1244.21万乘次,去年新开通的5条新线功不可没。
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让更多人地铁直达家门口,让更多人通勤时间变短,让更多公园、绿道、综合体可以地铁直达。500公里+之后,成都轨道交通延伸幸福的脚步并未停下。
今年,成都轨道交通加快推进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8个项目的工程建设。同时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准备工作,争取申报150~200公里里程。
根据《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
成都地铁开通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达85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65%。“十四五”末,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率达60%,轨道交通实现区(市)县全覆盖。依托轨道交通站点,还将全面优化公交线网。强化公交接驳换乘,通勤时段轨道站点与公交站点换乘时间不超过5分钟。常规公交准点率提高10%,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年内则新开及调整公交接驳线路20条以上,开行东西城市轴线快速公交。
市域铁路 成德线、成眉线年底前报批
22日,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宣布成灌成彭高铁公交化运营正式投用。今后,市民前往都江堰、青城山、彭州市、郫都区,只需刷天府通卡或二维码即可开闸进出站,将进一步提升沿线市民出行通勤效率。
▲犀浦站检票口处
在铁路公交化方面,成都今年还将加快推进成自铁路、成都枢纽环线建设。未来5年,加快完善“二环九射”铁路公交化网络,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达560公里。
在市域铁路方面,轨道交通资阳线年前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通车试运营,引来成资人民的一片欢呼。
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2021年的工作计划提出,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做好多层次轨道交通的有机融合、高效衔接。持续推进S3资阳线约215公里续建工作,力争成德市域铁路S11线、成眉市域铁路S5线年底前完成项目可研编制并报批。
与此同时,深化完善“西控”区域旅游环线轨道交通工程线站位方案和投建管模式,力争西岭雪山支线、青城山支线、天台山支线获批并开工建设。
未来5年,成都将构建“多层次、多制式”全域成网的轨道交通体系,成德眉资轨道上的都市圈也将构建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