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和普:走过很多古道,但蜀道是最美的
3月26日,美国八旬老人、蜀道推介大使贾和普做客西华师范大学蜀道大讲堂,以“徒步探寻中国古道”为题,向该校师生分享了她20多年来踏访中国古道尤其是古蜀道的生动故事。当天,在讲座开始前,记者与贾和普面对面,就徒步探寻蜀道、宣传蜀道文化、踏访阆中古城等话题进行了深入
一张“蜀道图” 开启蜀道之旅
“我叫贾和普,我很爱走古老的路。”
3月26日,贾和普做客西华师范大学蜀道大讲堂。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洪源 摄
3月26日下午,贾和普用流利的中文开始了自己的讲座。在讲座中,她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介绍了她徒步蜀道的见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贾和普与中国的缘分还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美国一所学院攻读艺术史的贾和普,在一次中国古艺术品展览会上,邂逅了唐代画家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画中一条出现在峭壁上的栈道,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的贾和普一直在寻找《明皇幸蜀图》中的那条栈道。1996年,贾和普退休后,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开始了行走中国的旅程。1999年,到四川旅行的她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古蜀道。2001年,《到广元——走蜀道》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贾和普被一张“明月峡栈道”的配图深深吸引,她这才发现,原来栈道真实存在。同年,她从美国经中国香港飞到广州,又坐了两天的火车到成都,最后抵达广元市剑门关,开启了对蜀道的深度探索。
3月15日,贾和普(右)在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与朋友陈洋交流。新华社 发刘仁 摄
从此以后,贾和普几乎每年都会从美国费城来到中国,以广元剑阁为中心,徒步古蜀道。“走过很多古老的道路,但是蜀道是最美的。”在讲座中,贾和普如是说。不久前,82岁的贾和普再次来到广元,开启了9天的蜀道之行。从2001年算起,这已经是她第25次寻访这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道。
与以往的路线相似,今年贾和普带着她的徒步团同样选择剑阁县普安镇启程,经翠云廊、剑门关、昭化古城,最终到达明月峡,行程超过300公里。这一路有古城、古树、古寺、古道、古关、古栈道、古村落,用贾和普的话说,“就像走进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在讲座中,有学生提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在一直坚持行走蜀道?”
贾和普回答道:“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一切老的事物,爱蜀道没有为什么。”
如今的贾和普已成为美国民间宣传蜀道的使者。2014年12月,剑阁县人民政府授予贾和普“中国剑门蜀道使者”称号。2024年3月19日,剑阁县授予贾和普“剑门蜀道国际旅游终身推介大使”称号,以感谢她在研究蜀道历史、宣传蜀道文化等方面作出的努力,这也是当地授予的第一个终身推介大使称号。
一本“行走记” 讲述蜀道情缘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感受绵延千年的蜀道。”
《剑门古蜀道行走记》(中文版)
【围绕贾和普在古蜀道上徒步旅行的见闻,详细介绍了沿途的景点、民俗、美食、传统建筑、人文遗址等,并特别收录了十余条蜀道徒步推荐路线,此外还有对古蜀道人文历史的梳理和蜀道徒步的介绍。】
2003年,贾和普开始思考写一本关于蜀道的书,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来到蜀道,通过实地行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2007年,《剑门古蜀道行走记》(英文版)正式出版,为美国人徒步古蜀道提供了指南。2024年10月,《剑门古蜀道行走记》(中文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贾和普在古蜀道上徒步旅行的见闻,详细介绍了沿途的景点、民俗、美食、传统建筑、人文遗址等,对中国几千年的生态保护赞赏有加,并特别收录了十余条蜀道徒步推荐路线,此外还有对古蜀道人文历史的梳理和蜀道徒步的介绍。
中文版书籍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不仅是一份行走指南,更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档案。该书序言作者为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他认为,此书是“走出来”的,是贾和普行走在“中国最伟大的路”的石板上感受出来的。在书的腰封上,贾和普也写道:“这是我用脚走出来的一本书,我还想在中国伟大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位于广元市剑阁县的古蜀道。(资料图)
细翻《剑门古蜀道行走记》(中文版),可以看到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信息,主要介绍中国的交通工具和住宿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行程,介绍了蜀道上的重要城市;第三部分是古蜀道未行之路,介绍她没有完成的傥骆道和荔枝道。另外,书中还有徒步的细节、手绘地图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版书中差不多用了20多页的篇幅来介绍蜀道上的节点城市阆中。她在书中不但介绍了阆中的历史、住宿与美食,还重点推荐了阆中古城、华光楼、张飞庙、贡院等景区景点。“我特别喜欢阆中,阆中古城都是传统的老房子,是青石板路,可以自由游玩。”贾和普说,她先后去了阆中15次,也看到阆中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目前正在古城找一个具有传统风格的酒店,计划明年带美国的旅行团到阆中来。
这些年,除了写书之外,贾和普还专门建立了古蜀道宣传网站,记录下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向美国人推荐蜀道的山川美景。在当天的讲座结束后,贾和普还走进西华师范大学蜀道研究院展厅,通过图文介绍进一步了解中国古蜀道的历史和文化,她对蜀道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和展陈内容给予了高度认可。
对话贾和普:
带更多人来感受蜀道魅力
3月26日,讲座开始前,记者与贾和普,就徒步探寻蜀道的契机、传播蜀道文化等话题进行了对话。
贾和普接受记者采访。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洪源 摄
记者:你是蜀道的铁杆粉丝和研究学者,距离你第一次行走蜀道已经过去了20多年,还记得第一次到四川开启蜀道之旅的情景吗?
贾和普:尽管时隔20余年,我仍记得对蜀道的初印象:“就是那幅画(《明皇幸蜀图》)中的感觉,是那条比古罗马大道历史更为悠久的蜀道。”那是1999年3月,我因探寻老石板路住到了离剑门关最近的林园酒店,酒店经理不仅向我推荐了著名的剑门关豆腐,还带我参观了翠云廊古道。第二天,经理陪我沿着古道登上了剑门关山顶,因为当时手中没有古道路线指南,也不清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于是在浅尝了一番古蜀道的魅力后,我回到了成都。
古蜀道示意图。
记者:从2001年到2025年,你先后25次寻访蜀道,那么蜀道究竟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贾和普:蜀道是非常漂亮的,有两个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是老石板路,比如在翠云廊有很长的一段路都是石板路,石板路走起来很舒服,不仅百走不厌,而且深深迷恋。第二个是古柏树,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在古蜀道上大量栽植柏树,让古蜀道历经千年而美景永驻,这些柏树的历史有的达到2300多年,还有人专门守护这些古树。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三国时期的刘备、张飞,后来的李白、杜甫都走蜀道,蜀道上留存着众多的文化遗迹,有时候行走在蜀道上,我感觉自己也穿越到了古代,和古人们走在同一条道上。
记者:你曾说对蜀道的热爱从未消退,未来在传播蜀道文化方面是否有一些新的计划?
贾和普:中国人既和气又热情,思想也是乐观向上的。对我们外国人来说,和中国人打交道不仅是娱乐休闲,更是一段学习经历。我也在剑门关景区种下了柏树,它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因为我能感受到在蜀道上有属于我的一部分。我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了中国,留在了蜀道。我将继续致力于宣传蜀道文化。我希望每年都能带美国的旅行团来徒步蜀道,感受古蜀道的魅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