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春风一路歌 大道通衢奏跫音——解码“广元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春风起,喜讯至。
近日,一缕来自京城的春风跨越1500余公里,温暖了广元儿女的心房: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新增26个国家物流枢纽,广元榜上有名。
这一缕春风,见证着决策智慧。2023年至2024年,连续两年高规格举办中国(广元)物流产业发展大会。累计签约物流产业及关联项目171个,签约资金932.81亿元。广元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全国物流发展创新城市”称号。
这一缕春风,镌刻着拼搏足迹。兰渝铁路、西成客专等在广元境内交汇的一条条“钢铁动脉”纵横驰骋,中欧、中老等一趟趟到发广元的国际班列相继开行,全国首个高铁快运标准动货线工程、川陕甘结合部首个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中心等一批批重点物流项目建成投运……蓬勃的态势背后,凝聚着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努力。
这一缕春风,鼓舞着信心决心。此次广元榜上有名,充分彰显了广元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全市上下“不服输、敢争先”精气神必将不断迸发,砥砺奋进的步履必将愈发坚定。
这一缕春风,承载着美好憧憬。可以预见的未来值得期待:将有效增强广元市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保障能力,有效支持广元市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广元布局发展货物贸易、仓储配运、集散分拨、临港加工等现代物流产业,整合全国乃至全球资源提供极其有利条件。
今日之广元,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物流为琴,用奋斗作弦,弹奏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跫音。
广元铁路综合物流基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探索:不负使命 奋楫笃行
忆往昔,广元走过了怎样波澜壮阔的历程?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何以广元”的答案,要从千年以前开始探索。
广元,自古就是南北必经、兵家必争、商贾辐辏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豪迈的吟咏让广元享誉瀛寰,广元市虽扼川陕甘三省之要津,但地势险要也曾是不争的事实。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先民勇往直前,挥钎凿石,誓将天堑变通途。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嗟叹“蜀道难”到感叹“蜀道通”,再到赞叹“蜀道畅”,广元实现了令世人惊艳的“三级跳”。
路通了,物畅其流便有了保障。
古蜀道中贯穿广元全境的金牛道,是连接四川盆地与中原腹地的主要通道。剑门关大、小剑山之间的“飞梁阁道”,朝天区明月峡、清风峡中的“凌云栈道”,书写着广元陆运的动人诗篇;嘉陵江水不舍昼夜,“朝闻船工号子声,暮见风帆映白云”,桔柏渡口熙熙攘攘,“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见证着广元水运的无限繁华。
唐代“京华冠盖往来络绎不绝”“入供方物无不经此要衢”,宋代,广元设转运使,“舟航日上下,车马不少闲”,便是对古代商贸物流业盛况的真实写照。
往事越千年。时光蹁跹,岁月倥偬,探索的脚步未曾停歇。看今朝,风好正是扬帆时。广元,这颗古蜀道上的“璀璨明珠”,走过栉风沐雨的过去,走到气象万千的当下,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不断绽放出新的光芒。
地处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几何中心的广元,是连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定位的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
审时势,定乾坤。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掌舵领航,将现代物流上升到战略高度,“加速推进通道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被“1345”发展战略重点着墨。这不仅是广元自身提升现代物流产业能级和质量的现实所需,亦是全国全省发展所望。
高屋建瓴,构建机制。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2022年以来,广元市聚焦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了系列工作领导机制与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广元市现代物流产业专班、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组、中国(广元)物流产业发展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等应时而生。
科学谋划,锚定方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广元市坚持精心谋划,着力绘好现代物流发展蓝图。立足广元实际,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研究出台《广元市现代物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等政策,明确依托广元物流枢纽培育建设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积极构建“一极三带”产业空间布局、“四港五园多节点”物流枢纽体系,为加快培育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提供规划支撑。
与此同时,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分管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开展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牵头完成《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等系列专题调研报告,形成《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针对物流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补齐物流高质量发展短板提供了科学指导。
广元公路物流港
弄潮儿向涛头立
推动:物畅其流 广达八方
近年来,为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元市多措并举,将宏伟蓝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化为精雕细琢的“工笔画”。
——畅通物流通道。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2023年12月21日,经过1400多天日夜鏖战,全长111公里的成绵苍巴高速广元段正式竣工,标志着广元市又新增了一条出川、入陕、进京大通道。
不仅是公路。
广元已形成“南北贯通、东西畅达、陆海互济、干支相连”的“四向五廊”综合运输通道,“铁公水空管”五种运输方式一应俱全。
兰渝铁路、西成客专等4条铁路“米字形”交汇,京昆高速、兰海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贯通全境,近20条航线覆盖国内主要城市,拥有距离大西北内陆最近的联系长江入海的水运口岸——嘉陵江广元港,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达1757公里,宁夏中卫至贵州贵阳天然气管道等3条国家油气输送干线在广元实现分输和上下载。
——建强物流枢纽。
广元国际铁路物流园、川陕甘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二期)等一批重大枢纽项目加速推进。各类货运班列高效运营,稳定开行中欧、中老、中亚等国际班列53列,运输货物4.3万余吨,突破性开行全国首列具有冷链功能的“广元—成都—贵阳”环线高铁快运动车,累计开行高铁快运动车440余列、发运货物36.4万余件,拓展形成了以广元为支点的多点多线国际班列运输格局和“面向陕甘、辐射西南”的高铁快运物流运输网络。
——融入物流网络。
建成运营川陕甘多式联运智慧服务平台等多个重要平台,为物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物流与电商融合发展,成立广元市跨境电商专委会,四川万起进出口贸易公司完成了价值约100万美元的广元市跨境电商首单交易,2024年广元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13.6%。稳定开行各类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嘉陵江货运班轮,接续开展航空货物单品运输,不断密切与其他国家物流枢纽的互联互通。深化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积极探索建设川疆经济协作先行区,广元国际铁路港与新疆哈密国际陆港互为前置仓,疆煤入川、疆矿入川、疆电入川加快见效,广元正加快成为西北重要战略物资进入成渝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服务产业发展。
物流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近年来,“三通一达”等龙头快递公司,中煤、中储粮、中铁快运等大型物流企业纷纷抢滩广元。据统计,广元市供应链物流行业相关注册企业已超过600家,规上物流企业44家, 2024年新培育A级物流企业12家、同比增长500%,在全省新评定A级物流企业中占比超过五分之一。202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790.4亿元,同比增长9.1%,物流业总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5.1%。
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区域现代物流中心、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能源粮食储配中心,全力构建“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增速居全省第6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降低物流成本。
实干出实效。挂牌运营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平均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个百分点;挂牌运营广元铝期货指定交割库,预计可为企业降低原料储运、管理等综合成本100元/吨以上;挂牌运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西部交易专区,探索出“交易+物流+金融”等创新模式……
此外,广元市大力推进货物运输多式联运,为企业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
从数据看变化:
通过中老回程班列运输木薯淀粉、中亚回程班列运输小麦粉,为本地企业降低原材料成本10%以上;广元港推行“公铁水”联运,煤炭经水路从甘肃玉门至重庆万州,每吨可比铁路直发减少物流成本17元;通过“广元—钦州港”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广元市安驭铝合金车轮有限公司实现就近装货,一个月可节约成本15万元……
江河眷顾奋楫者。广元市通过构建现代物流全域全链政策规划体系、内联外接的高能级物流骨干通道体系、协同高效的物流设施枢纽体系、多功能产业平台体系,探索出不临海、不沿边内陆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深化现代物流“物畅其流、降本增效”改革》成功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改革案例”。202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同比下降0.3%。
——强化要素保障。
积极借智借力,会同西南交通大学编制《广元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方案》,科学谋划广元物流枢纽空间布局、发展定位、产业支撑,明确发展目标,落实配套保障。研究出台《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政策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上布局,聚势成链,“线”上延伸,释放动能,“面”上覆盖,促进蝶变,作为物流枢纽的广元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推动,形成通江达海、上天入地的布局,“朋友圈”逐渐壮大,辐射力不断增强。
广元港昭化港区
云程发轫赴山海
愿景:建强枢纽 未来可期
近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高效推动,广元市现代物流产业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发展态势愈加强劲,枢纽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创新初见成效,交出了一张张沉甸甸的成绩单。但广元的雄心不止于此,前景不止于此。
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8月,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广元革命老区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的实施意见》,这为广元提升枢纽能级提供了坚强保障。
市现代物流产业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广元市将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载体,坚持存量设施整合提升和增量设施补短板相结合,积极打造“一区两中心两基地”,形成“立足广元、联动川陕甘、融入成渝、辐射西部、联通欧洲东盟”的物流服务网络,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物流枢纽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全力打造西部大宗物资物流贸易中心。聚力打造中国绿色铝都,加快建设川陕甘渝铝交易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推动物流要素集聚和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集成。聚力打造成渝地区能源安全保障基地,积极推动“疆煤”“陕煤”“晋煤”入广。聚力打造成渝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发挥“北粮南运”“东粮西进”“外粮内引”关键节点作用,实现粮食年中转量300万吨以上。聚力打造西部地区专业木材贸易市场,建成5万亩中国西部绿色家居产业城,力争木材贸易量600万立方米以上。
——全力打造嘉陵江上游“铁公水”多式联运中心。发挥广元港连通西北内陆与长江黄金水道天然优势,常态开行嘉陵江货运班轮,做强嘉陵江“铁公水”联运大通道。不断完善多式联运智慧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广元铁路货站集装箱装卸能力,积极构建“干支结合、枢纽集散”高效集疏运体系,持续提升铁路通达能力、巩固铁路枢纽地位。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班列组货基地。提升国际班列组货基地能级,高质量运营铁路综合物流基地、海关监管中心。强化与钦州港、广州港等国内港口、陆港及口岸代理合作,建设川疆经济协作先行区。加快建设公用型保税仓,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布局集装箱箱管中心。持续提升国际班列开行数量,力争年进出口贸易额尽快达到10亿美元以上,实现货物在广元“连通欧亚、走向世界”。
——全力打造全国高铁快运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拓展开行更多“点对点”跨省高铁快运专列,不断提升高铁快运专列开行数量和货运量。创新高铁快运货源组织、班列运营等模式,实现货运千里之外“当日达”“次晨达”。加快推进广元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二期)、高铁快运区域分拨中心建设,加强高铁快运与电商融合发展,培育做大生鲜冷链、生物医药等高铁快运适配产业,努力探索高铁快运“广元范式”。
非常之时应有非常之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蓄势之年。接下来,广元市将勇担使命,脚踏实地,走好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
新征程上的广元荣光,仍将继续闪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