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泸州泸县:逐绿而行 向新出发 探秘绿色工厂

2025年02月20日 09:27

什么是绿色工厂?什么是碳资产管理?

在绿色发展之路上,泸州泸县已经踏上属于自己的赛道


图片

机械声轰鸣,锅炉房滚烫。近日,泸县经开区城西工业园内,泸州市一圣鸿包装有限公司的瓦楞纸生产线上,原纸通过智能化设备生产出3、5、7层的瓦楞纸。这些瓦楞纸按照工序将流入纸箱生产车间,经过模切、印刷、固定成形后,制成纸箱运往贵州、重庆等周边区域交付。

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确认泸州一圣鸿包装有限公司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这是泸州市第一家传统造纸行业获得此项荣誉。


图片

该公司于正月初八全面复工复产后,加紧赶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这份紧抓生产、全力以赴拼经济的从容与底气,是该公司通过生产线的绿色智能改造后拥有的。


图片

2023年至2024年,该公司投入了30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全面环保升级。

“生产用的蒸汽是循环利用的。这套循环系统由锅炉和蒸汽收集回流系统两个部分构成。”该公司副总经理任泽一介绍,“我们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排放,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图片

生产车间内,机器正自动填装原纸,员工站在ERP系统前监测状态。这套ERP系统将生产线与数字管理相结合,实时记录生产状态、订单状态、工艺温度调整。

工作人员可随时调取ERP内全套数据作为参考,为接下来的生产和节能制定方案、及时作出调整。


图片

“ERP系统实现了精准控制用料、裁剪、供热等环节,生产效能提高了15%以上,减少制作原料的浪费。”任泽一说,“目前我们日均接单量为50万/平方米,每日产值可以达到150万元左右。绿色改造技术升级后,我们预计一季度产值在8000万元以上。”


图片


除了对蒸汽的回收利用、ERP系统的升级外,该公司还利用空气压缩系统产生的热能进行收集,利用热能加热自来水(60摄氏度左右),输送到员工宿舍进行日常使用。

图片

而在电力方面,该公司也是泸县第一个清洁能源示范项目落地实施的企业,厂房顶部安装的1000多块光伏板,一年能为企业节约电费7万元。


任泽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企业通过蒸汽循环利用、绿色清洁能源使用、热能收集利用等环保方式,全年大概节约成本65万元,这笔开支省下来可以再次投入生产,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在2024年完成绿色改造后,该公司产值已达到4.2亿元。作为泸县第一家国家级绿色发展样板企业,任泽一说,“今年我们的产值目标是5亿元。”


图片

作为新型材料制造业赛道的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在通过绿色化改造后,实现了每年碳减排1.2万吨。

“我们在2023年9月完成的技改,将空气助燃系统升级‘纯氧顶烧’加‘池底电助熔’的系统。”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江介绍,“我们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升级改造,每年节约能耗、折合标煤在5200多吨。”


图片

据了解,传统的空气助燃加天然气的燃烧模式耗能大,又产生氮氧化合物。使用新技术燃烧后,该企业减少了90%氮氧化合物排放,对于企业降本增效、大气环保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升级后的燃烧系统,让原料在生产过程中转化成优质玻璃液,使后续拉丝工艺更加顺畅、品质更稳定。


图片

该企业还是泸州市首个碳资产管理服务试点项目。

碳资产管理服务试点项目主要是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通过第三方公司权威性专业化的管理,达到企业整体节能降碳、提质增效的目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发展。

而该项目的落地为泸州市碳资产经济向实质化落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树立了环保企业良好模板。


图片

近年来,泸县通过调整企业产业结构、生产技术升级等方式,助力企业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绘就出企业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