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哪吒2》中的申公豹因不自信导致口吃?医生:能治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2月19日 15:53

2月18日,《哪吒2》以超123.19亿票房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随着电影热度不断飙升,《哪吒2》里的申公豹,凭借一口“烫嘴”的台词持续走红网络。

近日,《哪吒》饺子导演在路演中回应为什么申公豹会是结巴:“申公豹被师父和师兄弟歧视,郁郁不得志,非常缺乏自信,把他逼成了一个结巴。”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言语治疗科医生王姝表示,结巴,又称口吃,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表现为音节、词语或短语的重复、延长或阻塞,常伴随紧张和焦虑。

据统计,中国约有1300万口吃患者,学龄前儿童的口吃发生率为3%~5%。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口吃,比例大概是3:1到4:1,通常发生于2~5岁,部分持续到成年时期。

口吃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口吃患者的人,患病风险较高,提示遗传可能在其中起作用。

2.神经生理因素:大脑语言处理区域的异常活动或结构差异可能导致口吃,尤其是左半球语言中枢的功能异常。

3.语言发展因素:儿童在语言快速发展期(2-5岁)容易出现口吃,多数会自然恢复,但部分可能持续。

4.心理因素: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加重口吃,尤其是在紧张或需要快速反应的场合。

5.环境因素:家庭或社会环境中的高要求、批评或过快语速可能诱发或加剧口吃。

口吃能治疗吗?

王姝医生表示,口吃可以治疗!口吃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流畅性、减少心理负担,并提高沟通信心。方法需因人而异,常见策略包括:

言语治疗(核心干预)

1.流畅性塑造:降低语速,延长音节;轻柔起音,帮助减少因声带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发音障碍。

2.口吃调整:帮助患者正视口吃,减少逃避行为;在口吃发生后暂停,调整呼吸后重新尝试发音。

心理干预

挑战负面思维,如“口吃=失败”,减少社交焦虑;通过接纳,减少对口吃的过度关注,缓解紧张情绪。

辅助技术

1.延迟听觉反馈装置:通过延迟播放语音,促使用户放慢语速。

2.电子应用程序:语音训练App提供实时反馈(需结合治疗师指导)。

药物治疗(辅助性)

目前无治疗口吃的特效药,但可针对共病焦虑使用抗焦虑药物(需精神科医生评估)。

如何与口吃者沟通?

1.营造轻松的氛围:与口吃者交流时,要保持耐心和尊重,避免打断或催促,营造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

2.放慢语速,耐心倾听:放慢自己的语速,给口吃者足够的时间组织语言,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

3.鼓励而非纠正:不要过分关注口吃者的言语流畅性,更不要模仿或嘲笑,应该鼓励他们自信表达,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借用电影里申公豹说的一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面对现实中的口吃者,应该打破成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理解与包容,帮助他们找回自己!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杨柳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