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如何应对“假期综合征”?专家支招化解返校焦虑→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2月17日 17:47

随着春节假期接近尾声,成都市中小学迎来新学期。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返校焦虑”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有的学生出现失眠、情绪低落,有的因假期作业未完成而恐慌,甚至有低龄儿童因分离焦虑哭闹不止。

据了解,“返校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特点是对学校产生恐惧。大部分表现为情绪低落、紧张烦躁、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头痛、胃痛、牙疼等躯体不适症状。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4/4e7ab68d-3215-496b-936e-108de84f2c06.png

如何克服“返校焦虑”打破开学前心理困境呢?温江区心理健康·睡眠医学中心吴珍告给出了专业建议。

1.在家提前调整作息。

假期作息生活极不规律,不想回归学校的规律作息,这是开学恐惧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学前一个星期左右要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尽快将生物钟调整到习惯学校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克服开学恐惧症,还能够有效提升开学后的学习效率。

2.把焦虑转化为行动。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正念”,即把注意力从情绪中“拉”出来,回到当下。我们可以试着将认知从“为什么这么快就开学了”“作业怎么那么多”等消极情绪中拉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我接下来要做什么”等实际事情上,比如整理书桌和房间,确保学习环境整洁、安静。

3.进行积极自我暗示。

可以畅想开学之后能做哪些开心的事情,让自己对校园生活抱有期待。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建设,通过正面的自我暗示,让自己接受开学这个事实。

4.社交互动。

主动与家长、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还可以提前与同学联系,交流新学期的打算,增进彼此的感情,减轻社交压力。

5.家庭支持。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或者一起制定家庭学习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自然,放松心情。

/data/storage/Upload/wenjiang/2025/02/14/a7d08a9f-624e-42da-adbf-5229c8252ae1.png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佳,甚至孩子出现入睡困难等表现,家长应该主动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开学不是冲刺跑,而是一场有准备的马拉松。”吴珍呼吁,家长与社会应放下“立即满分”的期待,以包容心态陪伴孩子找回成长节奏,让每一个新学期成为向上的新起点。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杨柳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