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悬崖村文旅融合新图景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9年前,记者在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拍摄了一个坐落在800米悬崖上的村子——阿土列尔村,又被称为“悬崖村”。9年多来,记者用镜头记录了那里的变化。今天(2月12日)的《新春走基层》,跟随总台记者一起再访悬崖村。
沿着盘山公路前往悬崖村的路上,就听说悬崖村正在建设一个“天空之谷”的文旅项目,这让我们报道团队的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很多人记住悬崖村,是当年这里进出村子必须攀悬崖、爬峭壁,开始是树枝藤条编成的藤梯路,后来是钢管加固成了钢梯路,而独特的地理地貌也成为这里发展高山特色旅游的优势。
进入昭觉后的第一站,我们决定先去滑雪场寻找此行的向导——已经是滑雪教练的拉博。1994年出生的拉博是土生土长的悬崖村人。9年前,就是拉博带着我们爬藤梯第一次进到悬崖村的。2016年,悬崖村的故事经我们报道后,这里开始开发旅游,拉博签约了文旅企业。现在,他除了当滑雪教练,还承担着培训村民安全服务和讲解接待的职能。
2020年,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悬崖村282户、1219人陆续搬下悬崖,住进了县城的楼房。生活在山下,产业在山上。为了帮助更多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悬崖村按照“长短结合、种养互动、农文旅互融”的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民靠土地流转,种植油橄榄、脐橙和养羊等增加收入。如今,悬崖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00多元,集体入股到旅游业就有近千万元。春节前夕,当地组织村民回到悬崖村,准备优先招募本地村民来“天空之谷”文旅项目务工。
现在,“天空之谷”一期已投入试运营,钢梯攀登成为文旅体验项目,已停用的学校旧址改造成了游客接待中心、精品民宿和温泉,这让村民们很兴奋。
帕查有格现在是悬崖村所在古里镇的党委书记。2016年,我们第一次来悬崖村时,帕查有格是驻村第一书记。这些年,悬崖村的路在变、产业在变,人也在发生着改变,但大家对于旅游开发的憧憬却始终未变。趁着回村的团聚,帕查有格跟村民说了几句心里话。
帕查有格告诉我们,正在加紧建设的“天空之谷”文旅项目,凉山文旅集团计划投资3.3亿元,后续将打造索道观光、徒步穿越、溶洞探险等。这个春节假期,一期项目已接待游客3500多人次。目前,悬崖村已成功入选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村民们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