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两眼一睁就是干!“小巨人” 拼了!
在地球上,每四部手机都藏着一块来自中国绵阳的“隐形护甲”。它们“薄如蝉翼”,却能让电钻无功而返;它们静默无声,却撑起了全球25%的“手机护盾”。今天,我们将揭秘“小巨人”如何用一块玻璃,“捅破”国际技术垄断的天花板。这是怎样的一种震撼?走,去绵阳这家企业亲自体验。
请出今天“C位主角”——“小巨人”虹科家的“飞龙”盖板玻璃!(王者熊猫Panda-F.Loong)别看它薄的像手机钢化膜,但是它的硬度可是王者段位!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部部长 董俊威:即便是20秒的极限钻击,它依然“零损伤”。2025年,它将护航上亿台终端设备,直面全球最严苛的考验。
可以说,不论是什么钢化膜、蓝宝石,在这位“飞龙”面前都是“弟弟”!更自豪的是,这张盖板玻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在电子盖板玻璃制造领域迎来重大创新突破。
另一个“小巨人”也不简单!
绵阳天仪空间科技公司研发的“涪城一号”卫星亮相。
或许此时,“涪城一号”正从我们头顶飞过。它就像“太空的医生”一样,能及时发现地球的“病变”。
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诚:“涪城一号”的使命,是用科技之力与风险赛跑。全年共计形成数据与应用服务合同29项,覆盖12个省份,覆盖面积超过7万平方公里。如同“太空医生”,24小时监测地质灾害、城市安全。
当前,四川将绵阳明确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医药健康、新型显示5条重点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绵阳正聚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做大成势,形成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
运转的生产线、轰鸣的机械声,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的“小巨人”也以敢于“捅破天”的精神,奋力突破技术“天花板”,让更多“实验室黑科技”转化为“生产线新动能”。
像虹科和天仪这样的“小巨人”,绵阳还有很多!他们把“技能树”都点满了!知道今年KPI多野吗?要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叠满科技Buff!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