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457家!四川183个县市区实现博物馆全覆盖

2025年02月12日 14:58

2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我省“一县一馆”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四川已实现183个县市区博物馆全覆盖,全省博物馆数量达到457家。

2019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拥有一家博物馆的工作要求。2022年底,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等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要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力争把四川建成博物馆强省。

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省文物局充分研究四川资源特点,推动各地立足文化文物、工业遗产、农业遗产、传统习俗、传统工艺、自然地矿、生物多样性等资源,鼓励引导各级政府、企业和其他多元社会力量设立博物馆,全省博物馆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3月,四川省文物局启动“一县一馆”攻坚工作,最终在一年内补齐短板,实现全省183个县市区博物馆全覆盖。

长期以来,因客观条件制约,省内博物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成都、德阳、绵阳、泸州等地早已实现一地一个或多个博物馆的目标,但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却较滞后。四川省文物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年新设立的博物馆主要集中在甘孜、凉山、攀枝花、乐山等地,或经济欠发达、或文博资源欠缺、或专业人才匮乏。“省文物局不断组织专家实地指导博物馆潜在资源梳理工作,为地方设立博物馆提供‘智力支撑’,同时鼓励各地统筹工农业遗存和非遗资源等,为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长地建设特色博物馆打下基础。”

据了解,内江隆昌市依托我国第一个天然气建制工业矿区隆昌气矿,建成了四川石油会战史馆,陈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历次石油会战的各项命令、文件、会战生产工具、文字、图片、各类型号钻头以及近代四川油气工业的发展情况等相关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科普价值;乐山沐川农耕博物馆呈现造纸、打渔、酿酒等传统工艺与场景,农耕文化及习俗充分展现;稻城县亚丁香巴拉文化博物馆则展现唐卡、石器类、塑像类、书画等文物,呈现独具魅力的香巴拉文化。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介绍,四川博物馆事业发展立足四川省情,既鼓励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等争创全国领先、世界一流,也支持基层博物馆在县市区广泛覆盖。未来,四川省文物局将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行动,通过资源共享、馆际协作、运营扶持、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基层博物馆运营管理、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博物馆文化服务的普惠均等,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直达基层。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