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记者直击|筠连滑坡救援持续 解读三个难点

2025年02月12日 09:13

北京时间2月10日下午14时,四川观察主播杨东昊在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的山体东南侧进行现场报道,解读救援的三个难点。此次滑坡的碎屑流从发生地一直延伸到最终停止的地方,长度约1.2公里,呈S形由高向低、从西北向东南流动。

这种流动是由于石块本身的质量,特别是大石块带动小石块从高向低滚动,宛如一条由石块构成的“河流”。据前线救援指挥部早前的新闻发布会透露,这条“河流”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搜救难点①:定位困难

由于碎屑流从上向下倾泻,导致山坡上的房屋被石块带动冲至低洼的山脚下,使得救援人员无法根据房屋原本的位置来判断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因此,只能依靠现场的实际情况,用生命探测仪器进行探测。

搜救难点②:受灾面积大

塌方体和碎屑流坍塌的区域面积非常广阔,据前线数据评估,大约有16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整个区域的宽度达到100米,高度或厚度则在10至20米之间。这使得消防救援人员在向下探测时,由于土方埋得较厚,探测下面是否有人被困变得异常困难。

搜救难点③:降雨天气干扰

除了以上两个难点,连日的降雨也给搜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这两天,筠连县沐爱镇的气温较低,且持续降雨。虽然今天天气稍微好转,但昨天和前天都是连续的小雨天气。小雨使得塌方石块变得湿滑,给救援人员的作业和走动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降雨带来的夜间照明不足和路面湿滑,很可能会出现救援人员站不稳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由于降水而带来的失温问题。

目前,所有的消防抢险救援人员、各个工种都在不遗余力地搜救。让我们共同为救援人员加油鼓劲,为可能的幸存者祈祷祝福。愿奇迹发生,大家平安归来!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