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四川新闻联播丨春节我“逆行” 从大凉山走出的就业路

2025年02月03日 16:24

每年春节前夕,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时候,而有一群来自凉山州的务工人员,在过完彝族年后,就已经踏上了返岗的路途。这个春节,他们已经在岗位上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跟随记者去到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省东莞市,去认识这群在异乡的打拼者。

记者 周柳青:我才在广州的火车站接到了几位,从我们四川凉山来的老乡,他们已经踏上了这个返岗的路。

腊月间,当无数在外务工的人正踏上返乡的路途时,来自四川凉山州喜德县的说铁阿呷一家已经从老家返回了务工的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开启新的一年的奋斗。从“出家门”“上车门” 到“进厂门”,“点对点”的直通车让返岗路变得便捷,厂门口等待他们的是四川广安籍的企业家陈德君。

简单收拾完行李后,阿呷就坐上了自己的工位,此时的车间里,繁忙依旧,丝毫没有一点过年放假的迹象。

广东德光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德君:我们这些注塑机,全年每天24个小时,它就不会停息的。 我们春节期间用工主要是来自我们凉山老乡,他们过年是11月30号,过了年就出来了。

记者 周柳青:就是彝族年,他们是回家团聚的时刻对不对?

广东德光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德君:对对对。

陈德君说,自己所创办的广东德光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做的是各类塑料制品的生产制造,出口的产品较多,只要订单不断,生产就不能停下来。

记者 周柳青:像这样一个塑料制品的餐盘,在我们生产制造出来以后呢,最后一个环节是离不开我们人工的,就是我们现在的这样一个包装环节,我们的这个工人们,需要将它就是装进这样的一个包装盒,然后进行发货销售。

记者 周柳青:我完成这样一个包装花了快5分钟,而我们的这种技术工人,在这里可能一个小时就要完成40个这样的包装。

阿呷的工作正是包装流程中的一环,她告诉我们,8年前,她和同伴从大山里走出来务工,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熟练完成工作,多亏公司对他们的悉心教导。

川籍在外务工人员 说铁阿呷:工作方面,前面可能不适应,因为在家不会做这样的活,但是慢慢地做下来也能适应,就像刚出来那会儿我们一个月才两千多块钱的工资,现在已经达到了五千多元。

在老板陈德君的眼里,这群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年轻人正是干劲十足、值得培养的年纪,如今的生产制造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越来越多,更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对外招工不如自己培养,只要愿意学,技能培训就随时有。

广东德光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肖心坚:可以从这个图纸上面分析,首先我们学会看图纸, 所有的这些孔位的加工,它有尺寸的。

川籍在外务工人员 说铁五且:你上面这些字母是什么意思? 

广东德光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肖心坚:这个字母主要是方便我们工匠操作的一个序号。

川籍在外务工人员 说铁五且:刚出来啥也不懂,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我相信我也能通过自己好好努力几年,也能掌握专业技能,在这个行业越做越好。

广东德光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德君:在30年前,我就到凉山去过,在那里也了解我们这些凉山老乡,他们又勤劳又吃苦。当时他们对外界知道得很少,所以我们都想把他们带出来,刚刚带出来呀,他们对技术什么都不懂,就是我们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培训他们,到了现在他们什么技术基本上就能自己胜任了,你看我们这些老乡们,这些技能的东西,他们都会做得很好的、棒棒的。

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几万人,近年来,像阿呷一样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务工者越来越多,他们走进各类生产制造工厂,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也加入到了“made in China“的生产大军中来。

川籍在外务工人员 吉米友海:出来之前的话,家里面经济条件比较差一点,然后的话出来过后,经过这几年在外面赚点钱,然后回去给家里面父母修了房子,打算给他们买车。

川籍在外务工人员 斗布尔拉:我们是年轻人,都喜欢学习多一点的技能,然后我们很受益,回去了肯定要跟弟弟妹妹、家族的人肯定要分享,也带动他们有这种活力。

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劳务工作处处长 任东:凉山籍的农民工应该是精准扶贫,2015年开始,我们政府引导逐步出来到广东的东莞、佛山、深圳、惠州打工逐步增多。现在仅东莞就有3~4万人,凉山籍务工人员,一人就业,一家脱贫。更重要的是,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改变了一些观念,目前,已经有少部分务工人员打算返乡创业。

和工厂一样忙碌的,还有凉山彝族自治州驻东莞市农民工服务站,如何保障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都能顺利就业,就好业,是站长陈得琼和劳务经纪人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凉山彝族自治州驻东莞市农民工服务站站长 陈得琼:我们现在采取的跨区域劳务协作,我们在凉山州17个县形成输出小组,我们在东莞市32个镇每个镇建了农民工的接收站,两地从政府来引导,我们能够做到,农民工只要到了东莞这边,我们马上就可以就业。

跨区域的劳务协作,形成了一条让“企业招工”与“农民工求职”双向奔赴的就业路。传统农历春节,即便是在他乡,老乡们聚在一起的团年饭,也能吃出“故乡”的感觉。

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就业路,坚定且温暖,用双手托起的好日子,幸福、安稳。拼搏的路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