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央媒看四川|四川都江堰市:冬闲建良田 来年好春耕

2025年01月23日 14:13

 

四川都江堰市天马镇高标准农田。


平整田块、开挖沟渠,多台推土机与挖掘机来回穿梭,一台台水泥车卸下水泥浇筑管道……近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派忙碌,冬闲时节,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期,连日来,该市多地正抢抓时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完善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大力建设集中连片、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金陵社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块业主方、成都德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高雅飞介绍,这片土地有1500余亩,实行稻麦、稻油轮作。由于田块地势低洼,近两年存在沟渠不畅的问题,如果遇到连续大雨,田里就是一片汪洋。“今年,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将该区域纳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平原区水田恢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拓宽沟渠、配套道路、实施土壤改良,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施工。”高雅飞介绍道。

“过去总是为排水发愁,等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播种、管理、收割全程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喽!”看到项目不断完善,高雅飞充满欣喜和期待地说。

据了解,都江堰全市平原区水田恢复建设任务面积0.96万亩,项目区范围覆盖天马镇、青城山镇、石羊镇、聚源镇的10多个社区,预计12月底完成主体建设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连片化改造,预计粮食亩产增收将达10%。

近日,在天马镇南店社区驾青路旁,两个月前还是一片参差的低效果木,如今已被整理成一块块平整连片、规格一致的大田块,田间道路相连、沟渠畅通。据了解,该项目属于天府良田建设内容,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施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田形调整、土壤肥力提升、宜机化作业道路与排灌沟渠建设等工程。

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农田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连片化改造后,有助于提升耕地地力条件,提高粮油作物生产能力,实现农户增收增产,预计粮食亩产增收10%,人均增收500元以上;顺利解决项目区耕地的流转难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大幅减少项目区农药化肥施用量,有机肥使用、绿色防控成为常态,面源污染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今年新增规模粮食生产主体20家,新增规模化粮食播种面积3.37万亩。

截至目前,都江堰市累计腾退低效果木2.51万亩,通过建设(含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24万亩,0.96万亩成都平原区水田恢复建设项目,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29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82万吨以上。2024年新增规模粮食生产主体20家,新增规模化粮食播种面积3.37万亩,同比增长101%。

“都江堰将进一步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做优做强‘天府粮仓精灌区’特色功能,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