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聚焦省两会|四川省政协委员陈明星:建议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2025年01月22日 09:09
评论

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重点做好9个方面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便是其中之一。1月21日,四川省两会召开期间,四川省政协委员、达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达州市委会主委陈明星注意到,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保护任务,被列入2025年工作安排计划。

“报告回顾了2024年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其中明确,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新形势下,四川如何守住生态环境的安全底线?陈明星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

陈明星。(受访者供图)

现状:

环境应急风险压力增大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是四川省的重要任务。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25年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近年来,随着四川省天然气等资源勘探开发、化工园区扩容增量等快速发展,化工企业和尾矿库泄漏、违法排污等环境应急风险压力增大。陈明星调研发现,四川省环境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环境应急隐患不断增多。四川省内的油气(尤其是天然气)勘探开发量多面广,省域内各类油气长输管线、原料气集输管网、集气站等配套设施遍布全省,因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增大。不少化工园区均涉及危险化学品,“一园一策一图”方案编制滞后,应急事故池容积普遍不足。此外,四川省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等污染风险点不少;全省国省干道全部穿越河流,过境危化车辆较多,存在较大水污染风险。

与此同时,环境应急能力也有待提升。四川省环境应急职能职责在生态环境部门,但大多市(州)生态环境局没有相关专业应急队伍,即使有也无危化处置救援专业装备和危化处置专业人员。各地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均建设了应急物资储备库,但未能实现互联共享,影响应急调动效率;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普遍存在环境应急物资库面积小、物资装备严重不足现象,个别地方储备库尚未建设。

此外,环境应急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也需要解决。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界限不明晰、协同合作不深入,尚未建立突发事件信息互通、应急物资共享、应急队伍联动机制。物资、队伍等应急要素信息共享仍存在障碍,且大多未接入各级“城市大脑”或指挥调度中心,天然气集输管道硫化氢泄漏应急处理还停留在电话告知、人工疏散阶段,响应速度较慢,数字赋能不够。另外,各流域上下游(尤其是跨省市流域)联动机制不完善,甚至未建立或未开展共同演练。

建议:

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陈明星认为,应坚持“一体化”推动,构建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防控体系。要抓实编制谋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全省、市(州)《油气长输及集输管网规划》,合理规划线路廊道和项目选址,尽量避让沿线居民区、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在确保安全条件下统筹布局油气、电力、供水等线性工程走廊。要提升预案质量:修订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应急预案,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化工园区预案修订查漏补缺并编制简便工作手册。结合辖区、风险点数量及风险程度,整合各地“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编制。还要管好重点区域:按照“管好存量、严控增量”原则,对全省已完成识别的高后果区进行分类管控并严控增量。建立高后果区识别油(气)地(园区)协调联动机制,对城市规划建设无法避让管道共同制定迁改方案,从根本上杜绝管网周边公共安全风险。

其次,应坚持“一盘棋”调度,构建完善突发环境应急救援体系。要建强环境应急救援队伍:适时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专门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组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高水平环境应急专家队伍,扩充应急救援队伍危化救援及环境应急职能。要强化环境应急救援演练:强化市(州)环境应急救援演练,完善跨市(州)域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水域上下游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预案,联合开展桌上推演和应急演练。同步加强园区、油(气)地环境应急演练。还要补齐园区环境应急短板:推进化工园区“装置级—企业级—园区级”突发水污染事件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方案编制,按要求建设应急事故池、流域防控设施,编制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指挥图和园区虚拟现实技术(VR)全景图,确保将涉化事故污水控制在园区边界范围。

最后,要坚持“一张网”统筹,构建完善突发环境应急保障体系。要建好“一张清单”——建立完善全省、市(州)、县(市、区)环境风险隐患重点监管清单,围绕石油、天然气、化工、农药、火电等重点生产经营企业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垃圾填埋场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重点领域,加大环境安全风险排查,实行清单管理。要打造“一个平台”——以现有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系统平台为基础,接入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及指挥模块,打通油气勘探开发、加工等企业与省、市、县应急管理平台信息推送通道,建设高水平一体化环境应急信息智能平台,实现环境风险信息化、预警预报和辅助指挥智能化。还要建强“一个中心库”——依托各市(州)应急管理局现有物资储备库建设基础,充分整合各地应急、生态环境、水务、企业等相关部门物资储备库资源,分区域、政企联动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库,优化结构、统一储备、按期更新。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