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从“人巡”到“智巡”,出川入蜀铁路通道巡护上新
“起飞,返航点已刷新,请留意返航位置。”19日,在宝成铁路K417巡检观测点上,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绵阳工务段桥路质量管控工区的桥隧工严杰文和同事们正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对铁路沿线山体危岩孤石和挡墙等进行图像采集和病害分析,做好线路巡检,为2025年春运期间的列车运行安全保驾护航。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列车出川入蜀的重要通道。每天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列客货运列车行驶在这条铁路上。
成都局集团公司绵阳工务段的桥隧工在山头上巡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K417巡检观测点位于宝成铁路竹园坝至斑竹园区间,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沿途各个山头几乎都有一定数量的孤石危岩。如果管理、巡检不到位,将给列车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以前我们都靠人工巡检,靠双脚丈量铁路线。带着镰刀、安全绳和防护备品,沿着崎岖狭窄的山路一处处检查,不仅劳动强度大,巡检的效率也很低。”严杰文介绍,尤其每年春运期间,列车运行密度增强,每天有200余趟列车通过该区段,传统的“人巡”弊端逐渐显现。
如何提高作业效率?2025年春运伊始,绵阳工务段加大科技手段的投入,在管内300余公里的线路上建立了3个无人机机场,对存在孤岩危石的重点区段进行全覆盖周期性的“智巡”。
严杰文和同事们在操控无人机开展巡检(1月19日摄)。新华社发
“设置无人机机场后,无需人工操纵,只需提前设定好飞行路线和巡检周期,就能对沿线山体、危石、挡墙等病害位移实时监控。”严杰文说,这项技术投入后,最短可实现每半小时对半径1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铁路线路及山体巡查一遍,巡检响应速度和信息获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无人机巡检还能克服极端天气的影响,在不影响铁路运输的情况下,对安全隐患进行AI自动识别,全天候快速高效精准巡查。
技术人员在处理无人机获取的巡检信息(1月19日摄)。新华社发
“保障线路安全,让每一趟列车都能安全通过,是我们的目标。”严杰文说。这个春运,他和同事们制定了详细的无人机巡检计划,进一步加密巡检频次,为每一块孤石危岩做全面“体检”,并标记在案,守护春运期间的运行安全,为南来北往的列车保驾护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