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半个文学圈”都来川,原来是……

2025年01月21日 09:16
评论

图片

“成都金融城双子塔被文学点亮了!”“半个文学圈都到四川来了!”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名家荟萃的冬日相会,在四川大地上吹起一阵和煦怡人的文学春风。

1月18日,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李敬泽、吉狄马加、阿来、李舫、徐则臣、康伟、叶延滨、侯志明、梁平、李明泉、贾梦玮、韩敬群、宗仁发、李海洲等川观文学奖评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诗人、名刊编辑齐聚蓉城,共同见证文学的高光时刻。钟求是、张者、宋尾、黄咏梅、宥予、胡安焉、徐剑、黄灯、唐荣尧、马小起、胡弦、龚学敏、章夫、王剑冰、包倬、陈先发、娜夜、马嘶、陈巨飞、李永才、何平、刘小波、伍立杨、侯军、寸言等25位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的获奖者,也无不是在文学创作领域笔耕多年的写作者,他们的文字正持续带给人们温暖与感动。与会嘉宾和获奖者中,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就达十多位,为冬日蓉城增添熠熠星光。

图片
1月17日晚,成都金融城双子塔点亮灯光、打出文字,向文学、向作家、向川观文学奖致意 摄影/C视觉 韦唯
被称为“半个文学圈都到四川来了”的大咖汇聚,只为一项“含金量”十足的奖项——川观文学奖。

作为中国文坛极具活力的新生代文学奖之一,川观文学奖呼唤有温度、有深度、有人民情怀、有时代观照的优秀作品不断产生,让读者看见更广袤、浩瀚的星空,与更宽广、深厚的人生。

图片

四川从来不缺老字号,文学奖亦如此。这是一份报纸的文学传承,是文学大省的文学创新。1991年,四川日报在全国党报中开先河,以编辑部的名义设立了常设性的文学大奖,四川日报文学奖应运而生。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专门题词:“巴蜀文坛之盛事,神州报业之创举”。

翻开四川日报文学奖的历史,获奖者星光熠熠。华君武、王蒙、周克芹、阿来、余光中、高缨、李致、魏明伦、叶延滨、梁平、裘山山、张新泉、张执浩、赵丽宏、邹瑾等作家、诗人,都曾先后获得四川日报文学奖。

从1991年到2002年,四川日报文学奖成功举办了12届。2022年8月,在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到来之际,四川日报编委会决定重启四川日报文学奖评选活动,并将其更名为“四川日报川观文学奖”,简称川观文学奖,共设置五大奖项。

观文学,观时代,观未来。作家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预见者和代言者;媒体是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发现者和传播者。立足于媒体,在发现上做选择;立足于四川,在发展中看世界,展现着新时代,新文学,新图景。

图片
1月18日,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举行 摄影/C视觉 向宇

媒体、文学双向奔赴,点亮媒体的文学理想。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诸多媒体的充分参与支持。从这个角度出发,媒体不仅是观察者,也是文学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艺报主办的“蒲松龄短篇小说奖”、羊城晚报创设的“花地文学榜”、封面新闻参与打造的“华语青年作家奖”等,都彰显了文学和媒体的CP力量。如它们一般,从2021年度到2023年度连续三届举办的川观文学奖,就是致力于赓续文学血脉的媒体行动。“川观”,是一种观察视角,是一方传播高地。连续三届举办的“川观文学奖”,正成为中国文坛极具活力的新生代文学奖之一。获奖作家笔下流露出生活的温情与张力,彰显出时代的脉搏与呼吸,守正创新的艺术品格盎然勃发。作家与报人双向奔赴,文学书写的广度不断拓展,融合传播的边界持续打破,为广大读者奉献着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媒体视角、全国视野、时代视线”,川观文学奖用热忱与专注,持续推动优秀文学作品的多维传播。获奖作家中,名家新人交相辉映,用情用力,佳作频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奔赴浩瀚广阔的文学星空。

图片

川观文学奖(2023年度)“西岭雪”文艺评论奖获奖者合影 摄影/C视觉 向宇

图片

四川从来不令文学失望。

在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李敬泽说,“被四川看见”和“看见四川”,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曾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往往代表着非常美好和非常重要的时刻。

阿来也说,“大家在讲苏东坡达观的时候,往往会说他从佛、道当中得到的滋养。但是我想恐怕有一些时候,四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的这样的一种天性,也在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川观文学奖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在颁奖典礼上作主题演讲 摄影/C视觉 向宇 

在这片被文学滋养浸润的土地上,“文学川军”的蓬勃之势为当代文坛提供着多样化的审美维度。周克芹、王火、阿来先后问鼎茅盾文学奖,李鸣生、张新泉、裘山山、周啸天、阿来等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领域,四川作家更是斩获颇丰。而在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领域,四川同样涌现出爱潜水的乌贼、天蚕土豆等众多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新锐作家,展示着四川文学的网感与活力。

在丰厚的土壤之上,多样化的创作支持与扶持计划,让四川文学的百花园里千姿百态。2024年1月1日,《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印发,年度预算3亿元激励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出品牌。除了全省层面的大手笔,还有更多诸如四川省作家协会推出的四川省“十百千”文学人才工程等“小工笔”,它们共同疏浚文学创作中的难点与堵点,共同助力四川文学再攀高峰。

当历史与现实风云际会,一项文学奖里,也蕴含着“立足四川,审美中国”的宏阔理想。

图片
2021和2022川观文学奖年度报告

图片

文学奖是对既往优秀文学作品、作家的奖励,但其意义又远在奖励之外。

它是窗口,让更多的文学新生力量被关注、被看见。不少著名作家在回望自己的文学之路时,都会将某次文学奖获奖作为重要坐标。获得2021年度川观文学奖的周恺、获得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的邓添天,年轻的文学创作者与评论者,精心浇灌着文学的理想之花,也让时代见证了当代写作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守正创新的审美意识。

它是桥梁,昭示着文学界对草根写作者的接纳与认可。获得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的范雨素、获得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的胡安焉,他们曾经从事着与文学不沾边的工作,但因为对文字与表达的热情,终于在百转千回后走上文学的道路。一次授奖,既是对他们文学热情的认可与褒扬,更是让大众进一步读到他们优秀作品的机会。阿来就曾谈及,从20多年前自己获得四川日报文学奖到如今成为川观文学奖的评委,文学奖项对写作者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奖励,更让文学、让作家被更多人看见。

通过文学奖,可以照见一个时代的文学审美坐标。纵观历届川观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与作品,强烈的现实关怀无疑是它们共通的内核。诗歌里的壮丽山河、文艺创作的推陈出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北漂与二本学生……作家以自己的手中之笔,为生活与生命留存最鲜活的证据,成为多年以后,人们认识一个时代的“独家记忆”。真实与动人,是文学得以永流传的根本魅力。

吉狄马加在评论本届川观文学奖获奖作品时的一番话,既道出了自己的文学心得,也为更多的创作者指明了文艺创新的方向:“这些作品的‘在场’反映出它们都不是脱离现实的,都直接反映了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很多都是个人的生命经验,写出了基本的人性,表达了社会整体的历史进步和发展,让读者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收获了深深的感动。”

文学的浇灌,让时代的精神更加丰盈。而时代的潮涌,又不断掀起文学的波澜。“扎根人民和大地,书写时代新气象”,一场以文学之名的登高,正蓄势待发。

图片


本期话题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 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边钰 成博

编辑/郭书琼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