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迸发彰显民族自信——四川推动文化发展出彩出圈纪事
新年伊始,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发布。从全省首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开启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到刀郎、李子柒拉满全网情怀引燃顶流效应,一系列文化发展硕果,活力迸发彰显民族自信,让群众感同身受,引发深深共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领航指引下,四川大力推进巴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巴蜀文化生机蓬勃、出圈出彩,为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守正创新,焕发时代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一线故事:春倌“说春”送祝福
2025年春节,是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南充阆中市,古城里已弥漫着浓郁的年味。从农历腊月初八起,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拉开序幕,并将持续至农历正月十六。其间,阆中古城通过非遗展览、民俗表演、特色美食等,向全球游客发出“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的邀请。
“打坱尘,淘檐沟、挂年红、贴春联……”1月9日上午,在阆中古城双栅子街,阆中市文化馆组织南街社区文艺爱好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进行当地春节民俗的活态展示。10多项春节习俗展示了阆中民间热闹过春节的丰富流程,也彰显春节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春来,春就来。春来扎个春,摆放在门庭。说春到,春就到。春到扎朵花,开满他家、我家和你家!”“说春”是阆中一项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春节习俗,每年春节时,“说春”的艺人就行走在街头乡间,为群众送上祝福。
今年71岁的赵承忠是阆中“说春”的非遗传承人,当地人也唤他“赵春倌”。赵承忠介绍,春倌最早是《周礼》所说的六官之一,负责掌管典礼事务。隋朝时,因老百姓季节观念不强,往往错过播种时间,朝廷遂命宰相根据农事节气制成“春贴”,再由地方官送发给各地百姓,以提醒他们适时耕作。时代变迁,“说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春节期间一项祈福民俗活动。
赵承忠一家四代都是“说春”人,年轻时他时常跟随父亲外出“说春”。春倌每到一户,要细心观察家里摆设,再以顺口溜形式编出吉祥话,通过说唱形式表演出来。近年来,阆中持续开展春节民俗文化活动,赵承忠的“春倌说春”也成为一项特定表演活动和非遗体验活动,在春节期间为游客送上祝福。
阆中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系列春节文化活动为窗口,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阆中的春节文化注入持久活力,把“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打造成阆中最靓丽的名片。
浪潮澎湃,展现时代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一线故事:舞台上还原千年蜀道
1月1日至4日,四川原创开年大剧——舞蹈诗剧《蜀道》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首轮演出中连演4场,为观众带来独具魅力的巴蜀历史群像诗篇,在线上线下均赢得广泛好评。
悠久的蜀道,承载着诗意的历史,是巴蜀文化的一张名片。悠长诗韵与千年大道在剧场里碰撞出新的火花,成为新年里舞台剧市场的一抹亮色。《蜀道》演员团队以四川省歌舞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为班底,特邀编剧王勇、总编导佟睿睿、演出监督李东等国内一流艺术家担纲主创。
《蜀道》自2024年7月建组以来便备受瞩目,首轮演出门票在开售后短时间内迅速售罄。每场演出的谢幕环节,观众席欢呼声不断。演员们不仅冲台致谢,还多次返场,为观众带来惊喜。
舞台上的魅力来自主创团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转化。舞者牵引观众进入舞台上的诗意蜀道。“五丁开道”为序,“润川化蜀”“剑阁峥嵘”“翠云穹廊”“市井烟火”“古今之道”等篇章依次呈现。李冰治水修堰的智慧、姜维独守剑阁的悲壮、十二月市里的市井烟火……舞台上,诗韵悠长,呈现鲜活可感的历史场景。
演员舞姿作为叙事的语言,一幕幕历史群像剧相继拉开。以“润川化蜀”篇章中的滔天洪水为例,数十名舞者身手相连,不依赖其他道具和情节,以纯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漫天大水的张力。“这一幕对演员的要求是身体能多延展就要多延展、能跳多高就跳多高,还有对身体细节、呼吸节奏等的把控,要求非常高,是对演员的极大考验。”该剧执行导演何滔说。
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认为,《蜀道》在具备浓郁巴蜀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舞美等视觉元素布置精妙,与演员的表演有机配合,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共情点和共鸣点,给观众带来震撼。
“舞蹈诗剧《蜀道》刚问世,我们还需要在这条路上不断打磨、不断提升,期待一步一步看到2025年《蜀道》越走越宽。”在首演的末场,总编导佟睿睿的发言振奋人心,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连接古今,注入时代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线故事:三苏文化传承跨山越海
“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尽管已是深冬,眉山三苏祠内仍郁郁葱葱,展现出南方园林的冬日生机。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也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三苏文化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去年,三苏文化大数据库上线,收录三苏作品11270篇,还有文物、文献等数据10万余条、书籍上万册,形成三苏文化主题特有的基础库、主题库及专题库。人们通过线上登录,便可追寻三苏足迹,让三苏文化传承跨山越海、触手可及。
2023年以来,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开启“东坡大家讲”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苏学大家开坛讲东坡,全网观看者累计突破1亿人次。
1月6日至11日,“东坡大家讲”论坛摄制组遍访海南澄迈、儋州等地,在实地走访中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此次拍摄主题为“从人生起点到生命高峰——在海南寻访苏东坡”,由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选题策划。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是东坡活出生命高峰的地方,在这里他度过了顽强、智慧、快乐的一段生命时光。“拍摄期间,三苏祠博物馆还邀请川琼两地专家学者围绕苏东坡相关话题开展深入交流。”
2025年1月18日为苏东坡的诞辰纪念日,民间历来有“寿苏会”的传统。在三苏故里,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活动。
“今年的‘寿苏会’将更加突出传承这一主题。”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馆方向世界各地发出邀请——来眉山老家为东坡先生“过生日”。其间,“东坡海棠”主题书画作品展将如期举办,游客可通过诗意绘海棠等形式为东坡祝寿,续写东坡与海棠的故事。此外,东坡诗词擂台赛、灯谜有奖竞猜、古法拓印等体验活动,突出知识性、趣味性,雅俗共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