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短剧出海,谁被中式流行硬控了?

2025年01月13日 14:33
评论

图片



“先婚后爱”“霸道总裁”“赘婿逆袭”……你是否曾刷到过这些情节激烈、节奏飞快的小短剧?又是否曾忍不住上头后频频充值?放宽心,你并不是个例。现如今,短剧不仅霸屏国内,外国网友也正被“中国造”短剧强势硬控。1月7日,一知名视频平台宣布成立海外短剧业务团队,招聘的职位包括海外短剧用户产品经理、欧美文案策划等。在此之前,国内多家头部短剧公司都推出了40多款海外短剧APP,用户上千万。海外短剧市场,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图片

在视效大片面前,短剧的制作水平相形见绌,为何能做到“海内外通吃”?归根结底,短剧是兜售情绪价值的商品,通过产出文化快消品,刺激消费。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是为良方。起初,出海短剧只是机械地翻译字幕,而随着市场的急速扩展,现在的出海短剧已臻化境,能够“看人下菜碟”。欧美观众偏爱狼人与吸血鬼,东南亚观众则钟情于家庭伦理纠葛……短剧扬帆海外,已然铸就了一套独树一帜的方法论。

短剧“造梦”的底层逻辑,全球适用。以北美地区热门短剧为例,狼人男主天降神兵,救女主于水火,二人展开缠绵悱恻的热恋。诸如这样的美好幻想引发的情感共鸣,足以跨越文化和地域,而这正是短剧风靡全球的关键所在。

在出海之路上,网文是短剧的“前辈”。多年来,网文出海早已蔚然成风,而短剧则是将网文的冲突和刺激具象化,并再度升级为Pro Max版本。短剧与网文一体双生,受众相似,这无疑为那些手握海量IP资源的公司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

图片


短剧出海是一片亟待深耕的蓝海,其航程中亦布满了重重挑战与未知变数。


本土语境适配,必须“既要又要还要”。橘生淮北则为枳,如若没有长时间的海外生活经验,创作的内容就容易水土不服。但要寻找既懂本土国情,又擅写作,还有资源的人才,并非易事。

产业未成熟,供给追不上需求的脚步。目前而言,完备的海外拍摄团队并不多见。因此,虽然市场需求不小,但出海短剧的制作品质与数量供给,却如细流之于江海,相去甚远。

投放成本和信息壁垒成两座五指山。短剧在海外市场的投流价格动辄千万元,这样的高门槛,俨然成为横亘于众多制作方面前的一道藩篱,让中小型制作方难以上桌。与此同时,海内外迥异的分级与审查制度,也使得短剧面临着拍摄后难以面世或被迫下架的困境。


图片


当下,短剧市场风头正盛,迎来史无前例的“亿”级爆发,但热火朝天背后,却是快餐文化的营养缺失。简单的配料表、同质化的剧本,像一条快速运转的流水线,看久了味同嚼蜡。亿万传播的同时,“文化体力”是否能持续下去?


技术跟上,让产业链微而不弱、短而不浅。2024年文化出海三剑客分别是:AI出海、短剧出海、游戏出海。“黑悟空”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竖屏短剧已全面进入日韩、欧美。让微短剧释放大能量,不断迭代的技术是手段和保障。AIGC浪潮风起云涌,技术手段在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助力。“上星”“出海”,拓展广告市场规模,大有可为。

放眼未来,“内容为王”是唯一解药。目前,“中国造”短剧在海外的渗透率还不足10%,可见这一市场“钱景”无限。那如何站稳脚跟?提升品质是唯一正解。短剧的未来在于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突破,这不仅需要创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平台的扶持,提高人才密度,让短剧走向规范化、精品化。

短剧出海,也背负文化出海的使命。回望历史长河,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从《黑神话:悟空》的出圈到汉服元素屡屡被国际大牌青睐,文明因交流而绚烂,因互鉴而丰富。短剧作为重要的传播形式,理应为世界奉上“细糠”。传播与创造并举,连接的不仅是友谊,推动的也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短剧出海,也是文化出海,推出更多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扬帆远航,亦可书写文化出海新篇章。

图片


本期话题

你看过短剧吗?对比起普通剧集,你更喜欢哪个?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雷蕴含

编辑/郭书琼 梁庆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