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剧《不讨好的勇气》中,女主角吴秀雅在生活和工作中害怕冲突,试图让每个人都满意,然而却没有换来尊重。弹幕上很多人惊呼“演我”“嘴替”,其实都指向一点,剧如明镜,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讨好型人格”。
而2024年12月,360创始人周鸿祎发文称“我觉得讨好型人格很难赚大钱”,也迅速引发热议。
“讨好”,对于有的人来说,是被锻打出的演技,对于有些人来说,早已内化成行为模式,阻碍着个人与社会的成长。
电视剧《不讨好的勇气》剧照
如果你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会给朋友哪一个?电影《热辣滚烫》里杜乐莹说,减重前的她,会把两个都给朋友。知乎上曾有一条提问:“懂事的孩子快乐吗?”几千条回答中,绝大部分是“不快乐”。
脱口而出的灵光,被逼仄的自我挡住了前路。为什么有的人身上松弛感满满,有的人却不断退缩领地,直至内耗呢?
问题归因趋内,责任感过剩。办公室有人说空调不给力,第一反应是,该不会是自己刚才没把窗关好吧;聚餐不敢点菜,生怕不合大家的胃口……这类人常年为他人的感受和反应负责,却让自己陷入琐碎又浓烈的内耗。
自尊水平低,强烈需要外部验证。成长时期的阴霾经历或创伤体验,让人习得要通过满足他人的期待,来获得高浓度的认可和关注。在亲密关系和社交中,易被PUA的人,自我认知生长在别人的评价中。即使低到尘埃里,也没有开出花来,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要不断寻求认同来浇灌自信。
害怕冲突,需要在趋同中寻求安全感。有人将“高配合度”当成职业素养的一部分,害怕被领导和同事贴上负面标签;在生活中,他们视冲突为一种巨大的心理消耗,不如忍一忍,换一时云淡风轻。于是,让自己的观点扼杀在思考阶段,隐匿真实想法,把自己藏在手机壳之后,那上面印着“你说的都对”。
“讨好型人格”同理心的雷达也异常强烈。
他们常常疲于奔命,“好”者多劳。“讨好型人格”容易陷入“好”者多劳的陷阱。知道你人好,又羞于说“不”,于是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贴上“最有担当”的标签就可以甩给你,换来“好用”。毕竟,人性总趋向于用最少的阻力获取最多的结果。于是,他们没有更多时间思考自己真正的价值,发出自己的声音。
也会匮于内耗,缺乏抵御风雨的自信心。有网友说,总是在奉献的自己,常常心生怨恨,因为奉献常常不被看见。确实,乐于奉献的人,总是“努力成为受欢迎的人”,这样的人设,是表面的舒适圈,也是心底深处的“画地为牢”。退让、迎合,一旦某天不能满足对方的期待,负面评价来得比想象更快更猛,分分钟成为摧毁自信的最后一根稻草。
隐匿想法,成为创新创造的枷锁。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新者胜。创新是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一个求新求变的社会,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是进步的重要路径。而“讨好型人格”因为害怕冲突和被拒绝,在“头脑风暴”时总是选择沉默,甚至没有充分思考就跟在别人意见后“+1”。这样,不仅限制了个人的发展潜力,还可能导致团队决策质量下降。更有甚者,明明预见了风险点,但担心被质疑、得罪人,而罔顾其发生,这些,对于创新性和效率都是一种无声的伤害。
过去,我们听过太多的说教,“如果别人不喜欢你,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今,我们可以问一句,“如果别人不喜欢我,我该如何强大到可以不在乎别人喜不喜欢呢?”
屏蔽无谓评价对自信心的消磨。在“键盘侠”横飞、“杠精”横出的当下,更要善于识别建设性反馈与无意义批评,避免将所有负面意见都内化为自我否定,建立强大的自信边界。
从取悦别人,到赢得尊重。学会设定合理的界限,对于违背自己价值观、不合理甚至有踩红线风险的要求,不要因为害怕冲突而选择默然接受。用坚定的语气,合理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反而会赢得尊重。
价值重塑,提升创新思维。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常常会打破人际关系的舒适区和安全感,但又怎样呢,“痛并进步着”远胜于“内耗着原地踏步”。不妨把关注更多地给自己,找寻自己热爱的领域和事,为生活找到丰富支点,建立更多维的自我评价体系,才能有更强大的内核。
真正的生活,不应该是取悦别人而存在的假面表演,而可以是一场忠于自我的开放麦。让我们勇敢地走上自己的舞台,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你会内耗吗?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你有何心得?评论区聊一聊~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