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额超1.1万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投资机遇全球“上新”
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王若晔 发自北京
11月28日,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宾客满棚,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央企、三类500强、跨国公司、外国机构、重点商协会负责人齐聚,只为一个目标:到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现场寻找机会。500人的大宴会厅内,前来的宾客数量远超预期,反反复复加凳子。
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现场。省经济合作局供图
当天,四川省和重庆市招商部门面向全球携手发布《成渝地区“双城双百”投资项目清单》,两地分别包装推出优选100个投资项目,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材料、文化旅游、园区开发等多个领域。更引人关注的,是这200个项目的规模之大——投资总额超1.1万亿元。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五年,立足当下,双城经济圈形成了什么样的声势?面向未来,高达1.1万亿元规模的投资项目,藏着什么样的机遇?会场内外、项目现场,可以读到更清晰的信号。
新成果:“双城双百”投资项目清单发布 1.1万亿投资机遇“端上桌”
下午3点,距离会议开场还有1个小时,会场外安检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客商们纷纷交换名片热络聊天。人群之中,有想来川渝投资的新伙伴,也有感情不断加深的老朋友。
“我是四川广安人。”还没等推介项目,北京四川企业商会会长、迪信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海就先自报家门。作为国内最大的手机专业连锁企业及虚拟运营商,眼下迪信通科技在四川布局了诸多业务。
持续关注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刘东海,这次在现场将签约项目合作协议,投资40亿元在乐山建设AI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无人车生产线。“建成后可实现工业机器人产能6800台套,智能无人车3200辆。”
看好川渝、“加码”川渝,“一投再投”的企业很多。已在川渝地区投资近十年的永道控股集团,这次又带着新项目来。“永道集团将在川渝地区投资40亿元建设西南(成渝)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区域总部,投产后预计每年产值约150亿元。”永道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钟立钊透露,在川渝的投资不止于此,现代农业科技园和职业教育项目也在同步计划中。
钟立钊还有一个身份——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他对双城经济圈投下的这一信任票,其实也代表着身后一个庞大的企业家群体,无论是内资或是外资。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意法半导体副总裁谢燕琦带来最新消息,在川渝地区投资的碳化硅晶圆制造工厂预计明年亮灯,“川渝地区是意法半导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政策红利和优势产业为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谢燕琦透露,下一步将重点投入本地创新生态的体系建设,强化与本土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近年来,川渝两地“共招商、大招商”,强化协作、抱团出击,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品牌,吸引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的目光。
经过前期对接洽谈,现场精选了8个代表性项目集中签约,这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举办以来,首次举行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8个项目突出强链补链和绿色低碳,总投资金额超300亿元,重点集中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具有项目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合作领域广等特点。
与海内外企业双向奔赴,川渝两地还携手准备了更大的惊喜:《成渝地区“双城双百”投资项目清单》重磅发布,200个优选投资项目总投资超1.1万亿元。
牵手,近在咫尺。
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现场。省经济合作局供图
新机遇:产业新蓝海 带来无数的投资可能性
经过四年多的全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究竟展现出怎样的崭新容貌?
大会主办方在每位嘉宾座位上摆放的《成渝地区“双城双百”投资项目清单》上,有这样一段描述:“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双城经济圈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近三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投资超8.85万亿元,去年2023年,川渝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9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6.5%、西部地区的30.4%。
快速壮大的规模和体量,既直观展现出双城经济圈的成长脚步,也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和机遇。在政府与企业的不同视角之间,这些潜力和机遇正在不同产业形态和不同项目领域加快“变现”。
“去年川渝汽车产值达7500亿元,整车产量329.5万辆、国内占比10.9%,产能全国第1,已建成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以川渝汽车产业为例介绍。
瞄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他还透露了两组最新行业数据:川渝现拥有45家整车企业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域自主配套率超过80%;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3大系统、12个总成、56种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当前川渝地区正抢抓汽车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和绿色化转型机遇,携手共建现代产业体系,机遇无限。”该负责人表示。
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是双城经济圈大力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当前发展势头正劲。
大会现场,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同样清晰画出了两大产业轮廓——
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已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年两地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达2.36万亿元,成长为中国大陆第三、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
作为全国第四大医药健康创新发展集聚区,川渝两地不仅拥有西部最大的医疗消费区和中西部医疗机构最密集的地区,逐渐形成原始创新集群,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推动两地携手打造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医药产业新高地。
产业新蓝海,意味着无数的投资可能性。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以下简称“液化空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工业与健康领域气体技术服务商,作为“链主”企业京东方的重要配套企业,2017年该集团一期投资1.9亿元在绵阳高新区新建京东方配套大宗气站项目。
“随着国内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川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愈加稳固,这也为液化空气集团在双城经济圈广泛布局业务打开了新空间。”液化空气集团华西区基础生产运行总经理赵宁博坦言。该公司不仅为京东方提供配套服务,也在加速拓展川渝地区的其它合作伙伴,截至目前液化空气集团在川投资累计约10亿元,在川渝两地布局的建设的工厂也从1家变成了6家,累计产值超5亿元。
产业协同不断深入,规模效应优势展现;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等多重赋能双圈发展,区域中心优势展现。特别是随着党中央作出“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要求,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次按下“快进键”,创造更多机遇。
新未来:高水平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培育发展新引擎
尽管整场会议只有短短90分钟,但却让海内外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双城经济圈的显著变化。
“一方面,川渝两地协同招商的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高成长性的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引领川渝产业协作不断走向深入,向国内外客商展示出了完整且极具吸引力的产业链布局,特别是汽车、电子、装备等多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投资潜力无限。”弘晖基金创始人、CEO王晖感慨。
给客商留下的印象,正是川渝两地招商引资部门一直努力的方向。四年多来,川渝两地把握战略机遇,积极探索川渝创新协同招商机制。
去年8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招商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18条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这也是川渝两地跨区域协作经验首次得到国家层面系统总结推广。
从“区域竞争”到“求同存异”,坚持“一盘棋”的思想正真真切切转化成川渝两地政策共享、项目共招、产业共建、品牌共建、平台共用的成效,持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如今,成渝地区已形成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个,全国约20%的动力电池、10%的汽车实现“川渝造”。其中,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入选“国家队”,2023年产值突破1.6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4%。
吸引外资方面也颇有成效。据两地招商引资部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川渝两地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额占西部地区总量的47.7%,比重进一步提高。
“当前重庆西扩、成都东进态势强劲,川渝两地交流之活跃、合作之深入、联系之紧密前所未有。”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感慨。
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就在今年10月召开的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招商工作联席会上,双方制定出台协同招商4条新举措,政策范围首次将川渝两地所有的地、市、区(县)纳入其中,其目的就是要全面打造产业协同招商新格局,高水平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培育双城经济圈发展新引擎。
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只是一个节点。面向即将进入的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六年,双方招商引资部门还有哪些新动作?
“将共同围绕产业链协同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新格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招商统筹处处长钱利娟透露,一方面共同聚力打造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核心承载地,另一方面将聚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国内合作处处长张明强进一步点明其实施路径:强政策、办活动、搭平台,全力开展协同招商。
总投资额超1.1万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投资项目清单已发出,投资合作正当其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