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进万企”,一座城与企业的相互成就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城市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恰似“鱼水”,城市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创造发展机遇,企业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发展得好,城市才会更具生机和活力。
龙泉驿,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9月以来,成都市全面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当下,成都全市上下以“进万企”的决心和魄力,展现着这座经济体量超2万亿元城市的责任和担当。对于龙泉驿而言,如何从工作的开展方法和逻辑起点出发,吃透“进万企”的内涵和本质,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已成为一道必答题。
一
“进万企”,“进”是第一步,“进”是行、是干,是方式方法,更是工作作风。要将政策的温度、干事的热度,层层传递到市场一线,政府和职能部门就必须深入园区、车间、工地一线,“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实打实解决企业问题。
深入企业一线,倾听真实需求
9月以来,全区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建立“1+4+1+5”工作体系,成立行业服务专班4个、落实服务专员323名,聚焦“四上”企业和重点规下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截至11月22日,累计走访企业1613家,收集解决问题739个。
进企业,强的是发展信心。“产业主体是企业”。只有真正站在企业角度解决问题难点,才能有效提升企业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例如,面对企业生存发展中融资的难点痛点,龙泉驿区充分发挥“经开产融合作平台”桥梁纽带作用,提供资金供求信息、扶持政策信息、股权债券融资服务、融资担保等服务,为企业注入“活水”解融资难题。该平台累计通过“惠蓉贷”帮助2227家企业和个体获贷55.86亿元,平均融资成本3.95%,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300余万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走访服务企业
解难题,促的是转型升级。“产业动能靠创新”。以数字赋能等新的发展方式推动营商环境再造升级,不仅可以提升政府服务质效,还能引导企业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区经信局基于“服务专员”机制探索建设“云数字园区”APP,可实现“政策一键申报、供应链一键搜索、问题一键反映、信息一键整理”等功能。专门设置“企业数字化转型”功能板块,聚焦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对“症”设置“政策文件”“资源池”“应用案例”内容,推动企业转型“一触可即”。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通过平台申报到了资金支持,还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供应商等资质,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杉杉奥特莱斯广场
优环境,提的是服务效能。“产业成长要环境”。通过走进企业解决问题,可以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做优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例如,杉杉集团今年在全国共布局了四座奥莱,成都店最先开业。从2023年2月拿地到今年9月正式开业,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如此高效率的建成投运,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高效服务。龙泉驿几乎每月组织两次协调会,更有专班现场办公协调,内容囊括行政审批类的办证、配套建设类的道路修建、交通指引,招商引资类的商户推荐、相关营销资源对接等各个重要节点。
促发展,开的是广阔新局。“产业支撑在园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建立起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可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动能。例如,10月30日,成都斜杠广场直播生态基地在龙泉驿开园。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和街镇立足企业需求,从场地选择、手续办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同时,园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运营,将逐步形成集品牌供应链、人才培养与输送、直播相关培训服务、企业孵化培育等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直播经济产业园,成为龙泉驿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代表。
二
在“进万企”工作开展中,如何确保真正提供有力支撑而不是添麻烦,真正凝聚发展动力而不是走形式,真正增强企业信心而不是耍花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很多地区的先进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
“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
进不是表面功夫的“进”,而是注重实效的“进”。企业最怕的就是包裹着各种美丽外衣的“官样”新形式主义,不仅问题没有解决,反而给企业增添了“负担”。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真正走进去“把脉看病”,找出关键“病因”,开出有效“药方”,关注“疗程”变化,才能发挥高质量服务的实效。
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针对无人驾驶汽车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的行业特点,广州税务部门释放“政策找人”红利,结合企业需求,及时进企业推送制造业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亏损弥补等相关政策,辅导企业财务人员办理相关税费业务,并建立后续跟踪管理服务机制,确保税费优惠直达快享,真正做到了以“政府有为”,促“企业有利”。
走访服务酒店企业
进不是没有边界的“进”,而是有章法有条理的“进”。放眼龙泉驿区,超1500亿元的经济体量中,包含着数以万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进”才能更高效?既不能盲目地“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重点的进;也不能搞“一阵风式”地进,要让每一次进到点子上、达到效果。
在成都市制定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方案》中,答案清晰可循。成都采取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走访服务,确保进出效率、进出效果。另外,上海嘉定区服务做“加法”是一个有效参考。嘉定区对于100万元税收以上重点企业及科技型企业,采取分级、分层包干走访制,“一企一策”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精准有效扫清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
进不是只解一时之困的“进”,而是谋长远发展的“进”。“进万企”行动不仅着眼当前,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更要着眼长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针对不少服务类企业反映“目前成都‘上规’的政策支持,没有覆盖到服务类企业”这一诉求,成都市发改委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提质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上规”奖励从工业企业扩大到服务型企业、批零住餐企业、建筑企业,力度超出很多同类型城市。另外,苏州根据地方实际,着眼全局,通过构筑“1+10+N”助企服务网络、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化“免证苏州”改革、推行制造业企业“数据得地”等综合施策,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进不是孤立片面的“进”,而是促进全面协调的“进”。工作推进中要注重系统性与协调性,促进企业间及与社会各要素的和谐共生,从“个性”问题里找出“共性”需求,及时出台政策措施,才能做到“一类问题解决,一批企业受益,一个行业振兴”。例如,成都高新区发布营商环境提升专项工作措施,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专业园区要素配套供给、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近千条企业诉求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制度性解决企业共性诉求、堵点、难点,共提出九个方面15条举措。其《工作措施》提出通过梳理大规模设备更新需求企业名单,打破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让“资金流”与“技术流”相遇,精准响应了企业诉求,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进”是一场双向奔赴,只有城市和企业紧紧“绑定”,才能“进”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我们坚信,只要各级各部门以更加积极主动、靠前服务的发展意识,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就一定能取得更多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成果,实现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