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央媒看四川丨依“纪”之长 “彝”路生花——“三级纪委”定点帮扶四川马边、雷波两县纪实

2024年11月04日 14:34
评论

一条条穿峡越谷、蜿蜒纵横的硬化公路交错山间,一片片粉墙黛瓦、檐栋斑斓的彝家新寨鳞次栉比,一个个聚焦优势、盘活特色的产业项目落地开花,一句句“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定点帮扶‘卡莎莎(谢谢)’”的质朴心声,如漫山遍野次第绽放的索玛花,诉说着彪炳史册的彝区巨变……

行走在大小凉山腹地,曾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在中央、省、市(州)纪委监委开创的“三级纪委”帮扶机制引领下,举旗帜、兴产业、重医教、树新风,今非昔比。

清朗村县怎么建?

廉为盾洁为纲 精准施

(图片来源:马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对比】监督宽、执纪松、问责软,曾是马边、雷波两县在廉洁建设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不少村组干部以“政策不清楚、到账不及时、信息不对称、公开不到位”为托辞,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项目资金监管敷衍塞责,“微腐败”乱象频生。

对此,“三级纪委”按照区域相近原则,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通过“线上坝坝会”等形式,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为两县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2023年以来,马边县、雷波县分别立案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1件52人、60件72人。目前,两县正对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既有帮扶基础上提出的全新“任务书”,推动全面建设“廉洁马边”“廉洁雷波”。

【故事】“大伙好!咱们又在直播间见面了。”由马边县小谷溪村村干部主持的“线上坝坝会”开场话音刚落,村民们的问题就刷屏了:“户口都迁走了,咋还能享受村里的低保?”“土地征收到底按啥标准补偿?”……

记者在扫码即可参加的“线上坝坝会”现场看到,村干部正用彝汉双语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惠农政策、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情况进行通报、回应,会后将村民提出的线索问题纳入清单核查监督。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小谷溪村第一书记穆文杰介绍,“线上坝坝会”是“三级纪委”以“纪检+”为抓手,以直播形式聚焦民生的问廉问政会,是办好百姓“心头事”的重要举措。“就是要让村民们畅所欲言,揪出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微腐败’‘绊脚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挂职干部、马边县委副书记于硕告诉记者:“省纪委监委将马边作为直接联系点,建立信息直报机制,既收集‘线上坝坝会’问题线索,又指导督促整改。”

“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农户,收集并解决污水渗漏等社情民意114条。”凉山州纪委监委派驻雷波铜厂沟村第一书记吴学才深有感触地说,“驻村帮扶就是要奔着群众的‘心坎坎’去。”

目前,“线上坝坝会”已全面覆盖两县380余个村。马边县白岩子村干部吉罗某某,“纸上验收”致已迁离当地的啥玛某某重复领取低保金4600元;雷波县农业农村局农田水利建设站负责人杨某,因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安装的引水管道不畅,影响2000余名群众用水,浪费项目资金118万余元……“这些问题在整改过程中,凡遇推诿扯皮、履职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该通报通报、该约谈约谈、该处理处理,绝不姑息纵容。”马边县纪委书记杨子超说。

【启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帮扶办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乡村振兴领域资金密集、资产聚集、资源富集,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三级纪委”牢牢扎紧制度的篱笆,看住权,保障项目“掷地有声”;盯住钱,护航资金“清清白白”;聚好力,各级监督“握指成拳”,统筹发挥基层监督“探头”作用,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特色产业怎么盘?

挖禀赋谋实效 从“磷”突破

(图片来源: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对比】山川秀丽,但鲜有踏迹问津;生态优良,但甚少基础投入;物产丰饶,但几无品牌市场……由于交通滞后、信息闭塞,曾经的马边、雷波两县不得不守着满山的梅岭、竹林、茶园、磷矿……望山兴叹。

如今,在“三级纪委”帮扶机制“协调政策扶持、统筹资金投入、链接优质资源”的强劲赋能下,磷矿产业焕发“锂”想新生,芦笋产业稳步发展,彝茶产业成为支柱、脐橙产业不断提质、种养殖业规模扩充……小县城产业兴旺,奔向大天地。

【故事】“忙!忙交货!”四川蜀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安臣边指挥装车边告诉记者,让他“忙到飞起”的这批货,是该公司生产的5万吨/年磷酸铁锂新材料,将发往全国比亚迪的电池工厂。

“作为‘三级纪委’帮扶机制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四川省纪委监委锚定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等12家省级部门,成立两县产业发展指导组及办公室,建立‘省统筹、市(州)主导、县主体’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当地禀赋,引渠道、促订单,把藏在深山的‘土宝贝’实实在在打造为产业引擎。”四川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徐力表示。

“获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雷波脐橙’是当地特色支柱产业,综合产值达3.75亿元,带动近5万群众增收。”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挂职干部、雷波县委副书记蒋剑坦诚地告诉记者,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已很难再扩大有效种植规模,“发展其它覆盖广、收益好的特色产业势在必行。”

雷波气候适宜,饲草来源丰富。经调研论证,雷波决定因地制宜发展肉牛产业。

“受扶所需,帮扶所能。”“三级纪委”帮扶机制相继为当地引入总投资超6000万元的华润五丰有限公司生态肉牛养殖项目和小母牛乡村综合可持续发展项目,建成生态肉牛养殖基地,辐射带动1200户村民增收。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汶水村第一书记赵玉佳介绍,牛肉市场价格低迷期间,又委托成都、西昌等地优质食品加工企业研发联名牛肉产品,并畅通入驻华润商超销售,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高山有机芦笋是‘三级纪委’帮扶机制延展下,由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与东西部协作集聚帮扶合力,共同助力雷波打造的又一张特色名片。”东西部协作宁波挂职干部、雷波县委常委翟羽佳信心满满地说,“汶水村正在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积极发展该产业。目前全县种植规模已达1070亩,丰产后年产值近2000万元,将辐射带动1320户村民增收。”

“土货”走出去,游客引进来。随着越来越多“土货”走出大山,来当地“打卡”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三级纪委”各级帮扶力量同题共答。据乐山市纪委监委机关派驻马边县柏香村第一书记梁航介绍,仅马边一县,就相继以入股分红的方式打造楠峰休闲山庄;协调中国旅游集团与马边县委、县政府联合开发占地455亩的卡莎莎乡村民宿,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还获评全国乙级旅游民宿等殊荣。

【启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定点帮扶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真金白银投、真心实意帮、真抓实干扶是“三级纪委”精准帮扶当地产业发展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必须聚焦产业重点,做深“土特产”文章,推动两县乡村产业持续提质增效。

民生福祉怎么增?

扶智志补短板 靶向施策

  (图片来源: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对比】曾经,百姓出行离不开溜索藤梯,适龄儿童早早成了“放羊娃”“辍学娃”,看病不得不跋山涉水远赴外地寻医问药。

“三级纪委”发挥政治优势,靶向施策,以“途穷修路,人穷补智,心穷扶志”为遵循,强化协调联动、细化帮扶任务。

如今,孩子们走出大山,勇敢追逐几辈人不曾有过的梦想;疑难病患不须远行,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救治。

【故事】“不读了!个子那么大,才上一年级,丢死人。”刚被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录取不久的阿罗石布笑着回忆起他12岁才上一年级的往事。昔日,马边、雷波彝族适龄儿童早早辍学,外出放羊、打工的情况非常普遍。虽然受益于国家“控辍保学”政策,孩子们得以陆续返学,但大龄、超龄的“阿罗石布们”已很难融入校园,“好在有‘桐华班’的帮助,上了学,未来才有希望。”

桐华班是“三级纪委”帮扶机制为着力化解“大龄低年级学生”问题而创建。“桐华班取桐花‘绽放虽晚,花开尤盛’寓意,‘三级纪委’积极联系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志愿者支教,优化就业技能培训,让‘阿罗石布们’放下自卑、重拾信心。”时任桐华学校执行校长的耍惹罗波无不感慨地说,“200余名学生入校集中学习,于去年彻底完成“控辍保学”历史使命。”

在刚刚过去的9月,“桐华”故事再谱新篇。在“三级纪委”积极推动下,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捐赠2.6亿元投建的雷波三峡中学吹响开学号角。占地11.57万平方米的学校开阔、整洁,可容纳3000名学生和240名教师,有效缓解当地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

“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两县40余万群众的另一大突出问题。对此,“三级纪委”指导下的“组团式”帮扶,统筹推动优质医疗卫生项目服务下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指导当地县医院填补骨科、消化内科、急诊科等科室空白并成立血透中心;平安集团联合旗下北大医疗集团帮助两县培训医技人员100余人;中国医院协会下辖60个分支机构陆续走进两县,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启示】四川省乐山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强说,“三级纪委”帮扶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瞄准痛点和短板,优化多种帮扶形式,持续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智志”双扶,两县民生福祉不断提高。

陈规陋习怎么破?

抓关键立机制 培育新风

【对比】长期以来,两县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比比皆是。铺张浪费观念之深、天价彩礼定价之高、大操大办排场之广、随份搭礼名头之泛,令人咋舌。

“三级纪委”逐项开展违规公款吃喝、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23项问题专项治理,成效初显。如今,走进彝家新寨,迎接客人的是一杯清茶、一声问候,新风朗朗。

【故事】“我自觉遵守新规定,带头退还超额彩礼……”马边三溪村村委会特别会议现场,在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共同见证下,耍惹某某退还14.1万元礼金,作出新风承诺。

近年来,“三级纪委”开展高价彩礼综合治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纪律规定,督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引导各村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党员马赫干哈在妻子去世后,一度坚持“打牛(白事杀牛祭祀陈规)”。村两委与其开展谈心谈话,督促改正,最终马赫干哈成为全村首个摒弃“打牛”陋习的带头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党员干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彝区群众正在转变观念……

【启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刚说,“三级纪委”立足监督职能、强化组织引导、抓好“关键少数”、发挥榜样作用,扎实推动移风易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熏陶,树文明新风。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