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川剧之美,何以为继?
“刘团长,该抠戏了。”听到同事的呼唤,遂宁市川剧团团长刘世虎收起手机走向排练舞台,作为安居区大型家廉文化历史川剧《青山依旧在》的主演,他即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展川渝地区巡演。
但在此时此刻,刘世虎关心的另有其事:刚刚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从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作为全国首次在文化领域开展的省际实体性协同立法,该条例通过抢救性保护、人才培养、剧目生产等系列举措,为川剧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作为一名老川剧人,这个消息对他和演员们而言,都恰似一场经年累月、翘首以盼的及时雨。
这场“雨”,如何下到遂宁,如何滋润文脉,焕发新生?遂宁川剧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期望。
《青山依旧在》剧照
72年的川剧坚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10月14日,在遂宁市职业技术学院的表演厅后台,刘世虎和演员们正在进行排练。
60岁的总指挥方容正拿着对讲机不断地下达指令:光圈位置要再打前面一点;字幕速度不能太慢;升幕要和唱词相配合……作为一出已表演近百场的川剧,演员们仍然习以为常、一丝不苟地配合调整着,力争呈现出最佳的舞台效果。表演过程中,男声唱腔嗓音浑厚,音域宽广;女声唱腔刚柔并济,声势如虹,尽显川剧本色。
《青山依旧在》是遂宁市川剧团近年来的佳作之一,精准聚焦遂宁市安居区“黄峨·杨慎”家廉文化,以家国情怀与家风传承贯穿始终,围绕叛乱平叛主题,包含归途惊变、石牢诉情、巍山劝兵、孤城驰援、远水救火、同仇平叛、情寄滇南等7个篇章。剧作唱腔以川剧高腔为主,著名作曲家王文训在配乐中化用了胡琴和弹戏的板式,剧作的气氛和色彩音乐既借鉴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特别是彝族音乐素材,又多有创新变化,荣获“第三届四川艺术节精品展演剧目”“第五届四川文华奖获奖剧目”等诸多荣誉。
此外,川剧《铡美案》《铡侄陪情》登上省首届、第二届川剧集中汇演大舞台,川剧《铡美案》荣获了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优秀剧目二等奖。
“这些是遂宁市川剧团文脉传承的一枝新芽。”刘世虎介绍,遂宁市川剧团是在原1952年成立的遂宁县川剧团的基础上改制而来,一路栉风沐雨,已走过了第72个年头。近年来,曲目反响总是“叫好又叫座”,《苍生在上》《萤火》等植根于张鹏翮、黄峨、旷继勋等遂宁历史名人的故事更是广受好评,但他的心里,却始终有着一块沉甸甸的“包袱”。
《铡美案》剧照
演绎人才青黄不接
“龚明55岁,一级演员,今年11月退休。方容60岁,总指挥,今年11月退休。冯乔明、徐旭,这些都是我们的中流砥柱,明年退休。我1979年入行,演了45年,马上也要退休了。”刘世虎无奈地告知,两年之内,包括自己在内的一批川剧演员将退休,新鲜血液在哪,谁来接班,成为压在他们心头的愁事。
遂宁市川剧团目前有33名成员,最年轻的也已经年逾40。
传承后继无人,人才青黄不接,是川剧最大的痛点。在刘世虎看来,要引进人才,前提仍然是解决待遇问题。前些年,川剧市场遇冷,资金不足,“不演不赔,大演大赔”成为不少剧团演出尴尬的现实写照。
他算了一笔账:川剧团目前演出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入和巡演演出,大多通过文化服务购买的方式,每年演出接近150场,演员工资大概3000-4000元。
“我们希望通过《条例》出台,能够在人才引进和待遇上得到支持。”刘世虎坦言,艺术人才向更高层次流失,一直是遂宁川剧团面临的重大问题。人才如何“引进来”“留下来”,已到了亟待解决的关口。
“只要有新一批演员进来,哪怕只有4到5个人,我们帮传帮带,慢慢他们的艺术质量提高了,职称上去了,就好了。”刘世虎说,《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的制定,川剧在省内外文化市场的火爆,“大众化”“年轻化”的创新传承路径,让老川剧人看到了曙光。
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面对遂宁川剧团的窘境,遂宁市启动了抢救性保护传承措施,共同推动川剧的传承与振兴。
近年来,政府每年投入440余万元资金,通过政府购买川剧下基层服务项目,推动川剧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川剧惠民演出和川剧知识普及推广活动,每年组织送文化下乡、进敬老院、进校园等重大公益性演出任务260场次,通过川剧宣传、人才培养、交流创新和研学体验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川剧保护传承工作。
针对《条例》的出台,遂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条分缕析,党组会专题组织学习《条例》,研究贯彻具体落实措施,明晰了进一步推进川剧保护传承思路,通过聚合优势打造精品川剧,推进川剧“年轻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进川剧艺术与时代科技、传播融合,实现川剧快速破圈。而针对遂宁市川剧团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推进中。
“希望通过多方助力,让遂宁川剧实现文化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打造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相关负责人表示。
“纵然是刀山火海身骨碎……”台上,川剧演出仍然在继续,高亢激昂的唱词,正如同遂宁川剧团72年历经的风雨;台下,总指挥和演员们仍然坚持着“再来一遍,不能将就”,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他们未曾止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