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感受“路魂” 两岸媒体人走进川藏公路博物馆

2024年10月24日 13:47
评论

“感谢你们的披荆斩棘,才有了现在美好生活。”10月21日,台湾自媒体人刘博仪在川藏公路博物馆的游客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一路的参观心得。

当天,第五季“掌上蜀show”两岸新媒体体验采访活动启动。今年是川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作为四川首个以川藏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川藏公路博物馆成为了此行的第一站。

近千平方米的展馆,分为序厅、历史抉择、天路长歌、薪火相传、尾厅、文创区六个部分。走过一个个展区,川藏公路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在两岸媒体记者团的眼前铺展开来。新老照片、筑路工具、生活用品、相关报纸、书籍、画报、徽章、旗帜等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QQ图片20241022182915.jpg

两岸媒体采访博物馆讲解员

“这个博物馆有什么互动的形式吗?”“平常的接待量如何?”“日常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呢?”两岸媒体记者团团围住博物馆讲解员。

抛出一个个问题。

“我们会免费赠阅宣传折页与川藏历史遗址遗迹点位图,每月定期举办校园科普活动周、开展大型科普教育活动,也会组织学生录制科普微视频、川藏手工与绘画制作。”面对问题,讲解员一一回答道。

走进“薪火相传”展区,讲解员停在了一块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蓝色大屏前,在展示电脑上动了动手指,屏幕上便出现了川藏公路沿线的实时路况和图像,“在这里,展示着21世纪四川交通运输工作的新变化、新进展,也能随时查看最近路况信息。”

“哇,这真的很厉害!”台湾台北建中摄影通讯协会记者张承秀迅速将这一画面捕捉了下来。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当年士兵们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上架设吊桥的艰辛。在高耸的崖壁上,他们用石器凿路,搭建起'云梯',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朱光泓挑选了几个出镜拍摄的位置,最后选择站在测量工具前,“它们见证了当年路线勘测的艰辛。那些勇敢的勘测队员们,面对2400多公里的艰险山路,徒步翻越了200多座海拔4000至6000米的高山,跨过数百条河流,完成了全线的勘测任务。”他面对镜头有力地说道。

四川大学在读台青彭子琪一路拍了许多照片,参观结束后将自己的感受发在了社交软件上,“今天来到川藏公路博物馆,非常有时代特点又非常有纪念意义。”她在发布的文章中写道,“它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座桥梁。走在这座桥上,我们能够看到过去,能经历现在,能展望未来。”

“今天我听到很多遍‘两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我觉得这里面包含了勇气、毅力、牺牲、团结、合作、互助等等优秀品质。”来自台湾的徐铭鸿向记者分享说,他认为港珠澳大桥还有中国很多不可思议的建设,都是因为“两路”精神延续下去才得以有了这些伟大的建筑,“将这样的精神延续到我们自己身上,就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参观结束后,两岸媒体记者在川藏公路博物馆前矗立着的“路魂”雕塑前合影。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