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 | 四代人的接力守护 只为这片青山绿水和金色“精灵”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与川金丝猴互动(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的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
生活着约1700只野生川金丝猴
它们在林中穿梭
快乐地栖息在这片青山绿水之中
这些川金丝猴的身后
是日夜守护着它们的巡护员们
今年56岁的保护区服务中心太平保护站
川金丝猴研究中心监测队队长唐玉林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是10月11日拍摄的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照片)。
1963年保护区成立时
唐玉林的舅爷唐国顺是第一批工作人员
后来父亲唐代贵也加入到守护川金丝猴的队伍中
自小看着舅爷和父亲在保护区巡山的唐玉林
立志长大后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
这是1996年唐玉林(左)、父亲唐代贵(中)和保护区科研人员顾海军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合影(翻拍照片)。
1990年,年仅22岁的唐玉林
如愿成为保护区第三代护林员
工作最初的十多年
保护区还没通电,山路崎岖
巡护非常消耗体力
每天凌晨三点半
唐玉林就摸黑起床做饭
四点开始上山
赶在猴群还未睡醒前
观察和记录川金丝猴的活动轨迹和生活习性等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右)、侄子唐小刚(中)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刘昕在进山巡护的路上清理杂草(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在观察川金丝猴活动(10月11日摄)。
当时,唐玉林一年有近200个日夜在山里度过
吃的干粮要靠自己背
很多时候来不及当天下山
唐玉林和同事只能就地取材搭个简易帐篷
在山里过夜
经过长期观察积累以及自学专业知识
唐玉林把保护区动植物分布情况
逐步摸得一清二楚
成为了保护区的“土专家”和“活地图”
经常为来保护区开展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帮助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在巡护路上发现毛冠鹿的脚印(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左一)和巡护队员一起在搭建的简易塑料蓬内短暂休息交流(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右)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刘昕在收集记录川金丝猴的粪便(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刘昕在办公室将巡护记录的资料录入电脑系统(10月11日摄)。
随着近年来保护区基础设施不断建设
唐玉林巡护的路不再难走
这些川金丝猴也习惯了与人类较近距离接触
140多只科研川金丝猴种已被
成功引到山下的低海拔区
并长期在距山下河流较近的区域栖息
目前,该保护区己成为全国
川金丝猴密度最大
最容易看到川金丝猴的地区
唐玉林、侄子唐小刚(中)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刘昕(右)走在巡护的路上(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左)、侄子唐小刚(中)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刘昕走在巡护的路上(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使用望远镜观察保护区森林防火情况(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在观察川金丝猴活动(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和川金丝猴互动(10月11日摄)。
在唐玉林的影响下
2019年侄子唐小刚也加入
保护区护林员的队伍当中
成为第四代护林员
接力守护着这片青山和川金丝猴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中)、侄子唐小刚(右)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刘昕在观察和记录川金丝猴的数量以及活动情况(10月11日摄)。
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玉林(右)向侄子唐小刚介绍川金丝猴的生活习性(10月11日摄)。
“猴子在树上吃树叶,我在树下吃饼干,我们就这样慢慢建立了信任,川金丝猴能在太平沟好好生存,对我来说就是最光荣的事情。”唐玉林说。
记者:王曦
编辑:辛悦卫 任正来 金宇 张善臣
视频素材支持:九寨沟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摄影部 四川分社 联合制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