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看绵阳:农业加“数”前行,有“智”更有“质”
9月9日15时许,参加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与会代表走进绵阳市三台县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及中国麦冬博物馆时,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数字味”。
“我们结合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业大县等特点,建成了智慧城乡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支撑服务县域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在现场,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霞一语道出了三台以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秘诀。
正是依托该平台,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建成了全省首个集政府监管、企业管理、数字运营于一体的生猪数字化管理系统,年出栏生猪达120万头以上。与此同时,还借助以科研院校为核心的“最强大脑”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集成创新”攻关团队,合力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一路走一路看,与会代表探寻绵阳在数字赋能下农业“焕新”的奥秘。“太全面了!”南京市高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敏所在的地区为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当她看到该中心建立的“猪小云”信息平台,忍不住称赞,“它不仅将繁养育及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的全产业链都呈现出来,而且也建得非常有特色,品质管理很到位。”
无独有偶。作为“中国麦冬之乡”,三台县充分利用麦冬丰富的药理价值,制定了麦冬大健康产业规划,建设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台麦冬大健康产业园。
在另外一个参观点位中国麦冬博物馆内,与会者看到场馆搭建的道地药材(川麦冬)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能实现麦冬全产业链数据智能分析、互联互通,还能为农企用户提供全天候、全途径、全方位环境监测和智能可视管理,甚至打通了农业生产、金融、保险、检测、销售等多环节。
一粒麦冬从传统中药“变身”为饮料、化妆品,借助互联网麦冬正加“数”前行走向世界,每年能为三台带来近40亿元的产值。在与会代表济南市副市长、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国祥看来,“三台县的麦冬产业链非常精细,从数字化平台到整个管理体系,都能完整直观地呈现出来。”他表示,好的经验和做法已经做了充足记录,今后将根据济南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创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