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四川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强省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兴隆湖、绛溪、锦城、永兴四大天府实验室形成可转化成果40余项、实现产业化8项、直接孵化企业4家
●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
●在川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位居全国第3
●引育产业技术研发机构360余家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1年至2023年实施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00余项
●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万家,瞪羚企业达264家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
●实施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2个
●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累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2407项,合作或新创办公司732家
●建成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开放共享仪器设备1.4万台/套
川观新闻记者 徐莉莎
9月4日,甘孜稻城海子山上传来捷报,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可以辐射甚高能伽马光子,证实了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至少提高到万亿电子伏特的水平。
“拉索”是国际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不久前,由天府绛溪实验室联合依托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量子探测光时域反射仪”和“高性能量子纠缠光源”,分别斩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2024年世界光子大会发明展金奖。
天府绛溪实验室(资料图)
科技创新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一系列前沿技术取得重大创新突破,一大批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强省。
向“新”而行,近年来四川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在国重重组的“大洗牌”中,四川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在川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居全国第三位。世界最深、最大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将助力我国在暗物质和核天体物理研究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以“质”致远,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大批“四川造”产品不断问世,让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集聚成势。为了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大市场”改革,四川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累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2407项,合作或新创办公司732家。
据科技厅透露,四川创新实施“聚源兴川”行动,实施期内预计新增和带动产值超过440亿元;着力打造的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已培育成都先导、海创药业等上市企业6家。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万家、瞪羚企业达264家,较2021年分别增长66.1%、42.9%、73.7%;全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23家,数量居西部第一位。
来源:川观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