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端午享“粽” !温江名中医提醒这样吃更健康

来源:温江融媒 2024年06月10日 14:17
评论

端午佳节

正是享用粽子等传统美食的好时光

粽子怎样吃更健康?

温江区名中医、区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王兆荣提醒:粽子虽美味,食用时也有健康注意事项,每天不超过3个,最好趁热吃、趁早吃。


“粽子不宜多食、凉食、过晚食。”王兆荣表示,常见用于制作粽子的糯米和黄米都粘性大,少吃美味解馋,吃多了则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胃胀、胃痛、反酸等症状。对于老年人、儿童和脾胃弱的人群,建议不要吃太多。专家提醒,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粽子更要注意“浅尝辄止”,以免引起血糖升高和加重心脏负担;慢性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也不能多吃肉粽、蛋黄粽等油脂含量高的粽子,以免诱发急性炎症。



为何还不宜凉食、过晚食?原来,粽子中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当其被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食用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从而加重胃肠负担。端午适逢炎夏,一定要避免吃凉粽子或直接食用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同时,特别不建议晚上多吃粽子,因为糯米粘度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影响睡眠。



粽子营养丰富,口味多样

颇受人们喜爱

但有些人群不宜吃粽子





 
五类人群不宜吃粽子  

 

老人和小孩:老人和小孩肠胃功能相对较弱,糯米黏性大,如过量进食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疾病患者:粽子容易导致慢性胃炎或食道炎患者旧病复发。即便脾胃功能好,吃粽子也不宜贪多,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并且建议搭配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心血管疾病患者:粽子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心血管疾病患者吃粽子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糖尿病患者: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和血糖负荷比大米高,对血糖的影响更大。因此,不管是甜粽还是咸粽都不宜吃。


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过于油腻以及脂肪、蛋白质过高的粽子,避免引起消化不良、加重病情。


 

 
 



 
粽子宜这样吃  

 

宜搭配茶:吃粽子时最好不要再大鱼大肉,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可以喝些普洱茶来帮助消化,有胃热的人则可以喝绿茶。


宜搭配水果:食粽子搭配水果可以解腻、助消化,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时,最好搭配苹果和梨。但不要与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生西红柿等,以免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


宜搭配山楂乌梅汤:本身没有胃病的人,吃了粽子后可以煲山楂乌梅汤来喝(山楂30克、乌梅15克、瘦肉150克。加水后煲40分钟,可供2-3人饮用)。


 

 
 



3ae144d3-c5f6-4b41-8757-e52271838d50.jpg

记者:杨柳

编辑:杜儿 小米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