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丨成为首个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制定者 彭州川芎怎么样了?
初夏时节,来到成都彭州和德阳什邡交界的彭什川芎现代产业农业园区,空气中弥漫着川芎的清香。6万亩川芎丰收了,收购商的货车停在路边,村民们正熟练地在田间采收。
今年3月,以“彭州川芎”为主体制定申报的《中医药-川芎》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审核并正式发布,填补了四川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空白。成为国际标准制定者,彭州川芎将迎来怎样的机遇?究竟能为当地带来什么?记者专程去一探究竟。
量价齐升 每亩地增收5000元
“先把它挖出来,再翻晒两天,就可以装袋运走了……”彭州市敖平镇凤泉村种植大户王涛的农田内一片繁忙,他一边组织着村民采摘,一边指导着一些技术要点。
王涛这段时间都很兴奋,因为今年的川芎迎来了量价齐升。王涛从五六年前开始在村里承包土地种植川芎,如今他的种植规模已有200亩,“从5月初开始川芎陆续成熟,这几天就能采收完。”他告诉记者,今年川芎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单价约为18元/公斤,环比涨幅约为20%。同时,今年的产量有所增加,去年亩产约500斤,而今年亩产约550斤,增收约10%,“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一公斤川芎18元来算的话,每亩地增收5000元以上,总共可以增收100多万元!”他开心地算起了经济账。
让王涛兴奋的不只是今年的增收,还有彭州川芎越来越旺的势头。“现在我们的川芎根本不愁卖,采摘期很多药企和采购商直接到地里来驻点收购,大一些的药企更是直接找上门来要求订单式种植,收购价格还能比市场价高一些。”王涛说,“我种植川芎越来越有信心,明年打算再多租点地来种,扩大我的种植规模。”
标准带动 敖平川芎获行业认可
在敖平镇,王涛家的川芎丰收增产并不是个例。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镇约6万亩川芎全部实现丰产,平均每亩增产约10%。目前至少有超过20家大型药企长期定点收购敖平川芎,包含太极集团、红日药业、华神集团、亚宝药业、珍宝岛、吉林敖东药业、康缘药业等企业,一次性采购量少的四五百吨、多的一两千吨;新绿色药业等本地企业更是建有自己的种植园区。此外,敖平川芎已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国家,川芎既被用作传统药物,又被广泛用作保健食品。
“品质和品牌都是关键。”说到彭州川芎缘何如此受青睐,正在地里收购的新绿色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敖平镇有近百年的川芎种植历史,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川芎种植基地。近年来,彭州川芎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经检测,敖平川芎的阿魏酸达2.5%,为现行国家标准10倍以上,并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
2019年,四川省开始进行川芎国际标准立项技术攻坚,由四川、成都、彭州三级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技术团队,高位推进川芎全程标准的制订完善,包括育苗、种植、采收、加工、流通以及全产业链等,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程,最终赢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一致认可,“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极大地带动了敖平川芎品质提升,另一方面获得了整个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该负责人表示,“这也意味着今后敖平川芎还将完全打开川芎出口销路,迎来更大的发展。”
现代经营 产业链还要做大做强
“光是标准和品质还不够,要形成产品影响力,我们还要用现代的经营理念武装,在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等多方面下功夫,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据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敖平镇与什邡市马井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敖平镇、马井镇为核心区域,覆盖彭州、什邡两市5个镇、12个村、约20万人,种植面积共约10万亩,年产川芎3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产值约10亿元,每年出口东南亚、欧盟等地约2000吨。园区建成后,彭什两地川芎销售实现由压制竞争向抱团共赢的转化,近3年商品川芎销售价已实现稳定翻番。
据悉,未来,敖平镇还将加快建设产地孵化园区,推进产业集群、集约、互补发展,布局建设川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展示展销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等功能设施,全面构建支撑川芎产业发展的大平台。推动川芎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及制剂研发,开发川芎保健品、功能型食品、日化产品等健康衍生品,扩大川芎现代化应用范围,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川芎文旅康养新场景,瞄准川芎“康养”“医养”“药养”多种消费需求,布局中医药文化馆、中医康养馆、中医药主题民宿等精品项目,打造“龙门山—湔江河谷中药健康旅游带”“彭州—什邡川芎大地生态景观带”等定制康养线路。建成“川芎+风筝”“川芎+陶艺”“川芎+花卉”“川芎+白瓷”四大元素融合的川芎创意文创工坊,为彭州市建成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添彩亮色。
记者:陈泳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图片来源:敖平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