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有个小山村 把四川人不熟悉的“四川特产”卖向全国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4月30日,四川芦山举行了一场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运营项目推介会,各村拿出了63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向以企业为代表的各经营主体进行推介。
太平镇代表在上台推荐镇上的冷水鱼养殖及其相关项目时,特别介绍了坐在观众席的钟灵村支部书记王艳锋。十多年前,王艳锋在钟灵村做冷水鱼养殖,并带动了村里的人。“正是因为当年的起步,才有了当地今天冷水鱼产业的美好蓝图。”人群中,王艳锋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大家也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前几天才卖了一些鱼,5月23日,王艳锋的养鱼场只有一些日常工作。如今,钟灵村可以利用的水域都养上了冷水鱼,村集体经济也围绕冷水鱼产业兴起,全村有百十号人在从事相关的工作。关于村里冷水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也开始有年轻人涉足。王艳锋的儿子王立涛从小跟着养鱼“耳濡目染”,23岁的年纪已经有了5年的正式养鱼“工龄”。他们成立了公司积极扩大产能,为村里冷水鱼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不足3000人的小村庄,年产虹鳟等冷水鱼近百万斤。用十多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当地特产,也打造了一个属于四川、但四川人不熟悉的“四川特产”。
王艳锋家鱼池里的鱼。(肖洋 摄)
村里搞起冷水鱼养殖
年产近百万斤创造数以千万计的产值
钟灵村冷水鱼养殖,养的主要是三文鱼中的虹鳟、金鳟,以及部分鲟鱼。养鱼前期修鱼池及后续的饲料等投入大,村里真正修了池子做冷水鱼养殖的人不算多。王艳锋说,2013年过后,他带动了四五家人一起做。但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人,把村里能利用的水面都利用了起来,做了十余个冷水鱼养殖场,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总产值。
在王艳锋的回忆中,钟灵村的冷水鱼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当时,当地水务局的技术人员在村里成功试养了冷水鱼,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冷水鱼养殖并不适合普通农户。到2007年,养殖技术相对成熟,他就做了尝试,在芦山县的另外一个村子做起了个小鱼塘,并从都江堰买来了鱼苗。
王艳锋家的老鱼场,已经养了十多年的鱼。(肖洋 摄)
到2008年,他把鱼塘搬回了钟灵。村上的水是来自雪山上的融水,水质和水温都十分适合虹鳟等冷水鱼的养殖。到2010年,2亩多的水面变成了10亩多,从鱼卵孵化到成鱼养殖再到销售,王艳锋把这条路完整走通。
单干的时候王艳锋的养殖量也不大,销路问题主要靠他跑市场解决。“一两万斤鱼,找到销路一个月就卖完了,剩下11个月没事干。”同时,量小还带来一些销售上的弊端,“第二年再去找这个买主,别人可能都把你忘记了。”
2013年过后,村上开始有人跟着王艳锋干,这些都是他的亲友甚至同学,没事常看他养鱼。看着逐渐扩大的规模和不错的产量及价格,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前景。“量大了才好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村里的冷水鱼养殖起了规模,他们组建了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和收购商打交道,也打响了钟灵村冷水鱼品牌的名号。
以前他去跑市场,别人一不知道有芦山钟灵村这个地方,二不相信一个小山村能养冷水鱼。而现在,他们年产近百万斤鱼,有稳定的市场,也有了一定的议价能力。有的养殖户能一年卖出一二十万斤鱼“要管五六百万的产值”。
村里还靠着冷水鱼养殖做起了集体经济,冷水鱼养殖要求水温、水质,前期投入也大,还要求技术,使得这个集体经济有一定的“门槛”和“壁垒”,能发展类似路子的地方不多。加上处在“卖方市场”,村集体经济也越来越红火。村里的合作社负责找销路,也负责协调彼此的产量,保证对大客户的供给。这两年行情不如以前,现在一斤鱼的单价几乎只有原来的一半,但也能卖到二十多元。
王艳锋在喂鱼。(受访者供图)
产品走向全国大城市
村里有百十号人围着冷水鱼“转”
如今,钟灵村的冷水鱼主要卖往上海、重庆、成都等大城市,部分鲟鱼等还通过海关走进国际市场。他们的销售渠道包含自己长期经营维护的渠道,也来自省内外冷水鱼养殖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客户主要是有大量需求的中间商和经销商。
以前,村里的冷水鱼卖到大城市的市场,这些地方大多不知道四川芦山还有个能供应这么大数量、又有这么好品质的冷水鱼。现在村上的冷水鱼销往更多大城市,王艳锋说,养大的鱼基本不愁卖。
村里的鲟鱼过去卖往成都水产市场,重量在一斤三两到一斤半左右,由市场再批发给商户,最终会做成纸包鱼等产品。现在,鲟鱼在4斤多到10多斤这个重量区间时,才是卖的好时候。今年三月初,他才发了两车大概三四万斤鲟鱼。这批鱼通过广西被卖往越南。
如果水的水量、含氧量等足够,一平方的水面可以养80斤鱼,一亩可以养三万斤。王艳锋说,养冷水鱼对村里改变很大,大家通过养鱼买了房,供孩子读书。现在村里还有两个鱼池正在修,建设要请人,杀鱼要请人。除了养鱼的农户外,村里围着鱼“打转”的大概都有百来号人。
村里和养殖户的力量有限,大家主要做养殖。鱼养好后,客户通过电话、网络下单,养殖户就一百多两百元一天请人来杀鱼。鱼杀好,通过冷链物流再发出去。
村里的鱼好,市场也认可。从四川省农业厅到芦山县农业局每年都会对村上的水、鱼进行检测。而这些来自官方的背书,也让村里的鱼能进入商场等消费终端。
虽然打开全国市场,甚至把货卖出了国,但钟灵村的冷水鱼养殖也有“攻不下的市场”。这种当地的特产,受限于当地饮食习惯、消费习惯等,村里的人并不怎么吃,只有年轻人喜欢把它们端上餐桌。“除非以前吃过生。”王艳锋说,“隔壁有个娃娃,一顿要吃两三斤。”
以前养殖量少的时候,王艳锋还做过一段时间的餐饮。他说,虹鳟可炒、可炸、可涮,和家庭餐桌上常见的鱼相比,更考验厨师的手艺,只要烹饪技术不到位,鱼肉很容易就变老变柴。由于村上不是旅游区,来客想吃只能提前说。从抓鱼到处理到烹饪,端上桌需要花两个小时。
到现在,村上的养殖量大了,大家忙着照看鱼,更没精力来做服务业,“人多了接待不了,人少了做不起来”,周边村子倒是有两家农家乐围绕冷水鱼在做文章,也算是给钟灵村做“配套”。
王艳锋家鱼池里的鲟鱼。(肖洋 摄)
年轻人开始养鱼
想尽自己的力把鱼越养越好
村上冷水鱼产业的壮大,也让一些新鲜血液回到了村上。王艳锋说,养冷水鱼投资大,有个小伙子回来就不修鱼池,专门把村里的鱼拿着到处找销路。现在一个星期能发一两千斤,算是“小打小闹”在干事了。王艳锋把自己的冻库也给他使用,“他做大做强了,我们向他提供产品,我们也少操心。”
村上的冷水鱼养殖也做了十多年,近百万斤的年产量在市场上依旧不算多,扩产能仍是养殖户们面临的事情。虽然在青海、新疆等地有着规模庞大的龙头企业,但这个市场对钟灵村这样的“小体量”仍然友好。王艳锋说,村上现在还有两三个渔场正在修建,当产量能固定后,和大客户协商以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才是主要的事情。对于延长产业链、做关于冷水鱼的加工,还未迎来最佳的时机。他们也想走电商,但受限于交通和物流,村上仍缺少一个合适的机会。
王立涛和他们养的鱼。(受访者供图)
王艳锋的儿子王立涛也在家养鱼,从小就跟着王艳锋鱼池里泡着,23岁的他,从18岁开始正式养鱼,已经有了5年的养鱼“工龄”。2022年王立涛和另外三个人成立了公司,负责另外一个养鱼场,在公司,他主要负责技术上的事情。王立涛说,这个养鱼场有七八亩,能养十多万斤鱼,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
公司也属于集体经济的一部分,他也算是为村集体打工。公司效益不错,给村集体分的红也比较可观。公司成立前他主要在家里养鱼,这些年他也从实践的失败中吸取到了很多经验。公司成立后,他两头跑,开始独自做一些事情。无论是家里的鱼池还是村上的冷水鱼产业,未来总归是需要年轻人出来撑起,他想的是尽自己的力。
王立涛说,现在公司规模也比较小,一年卖出去十多二十万斤鱼,还谈不上什么对未来的规划。他们过去曾经想把这个销往全国的当地“特产”推广到周边,但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的不同,让推广变得困难。村上也希望他能参与到更多的事务中去,这段时间他都在武装部培训。到用人的季节,想要找到“熟手”不容易,他们就有意识去培养一些人,涨洪水时看水的、杀鱼的、捞鱼的等,以便更好服务于村上的冷水鱼养殖。
因为工作原因,他也会跟着王艳锋外出参加一些活动,在此期间同行们也会相互就技术问题进行交流,他也学到不少。他说,现在公司也谈不上惠及很多人,他们想慢慢做大,也给当地人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他也希望在他的手里能提高困扰冷水鱼养殖的水资源问题、洪水问题等的应对能力,把村上的冷水鱼越养越好,把村上的冷水鱼产业发扬光大。
王立涛和他们养的鱼。(受访者供图)
今天芦山的各村基本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在4月30日的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项目推介会上,大家都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希望能博得台下“潜在投资者”的一个机会。到2023年,芦山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一千万元,有了5个百万村。这些项目也在逐步更新,为当地更多人的发展提供一份保障。对做好这些家门口的产业,大家愿意出力,都希望今天的努力,能换来明天的一些成功,为未来留下一个更好的可能。
来源:封面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