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焦点访谈》 20240421 一河“赤水” 三省共护

2024年04月23日 09:30
评论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赤水河是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和遵义、四川泸州三省四市,也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更是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生物资源丰富、生态地位突出。曾几何时,赤水河流域面临着污染、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水长清、岸常绿,近些年,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共治,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赤水河位于长江上游,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东流至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以后,有190多公里的河段是四川和贵州两省界河,中下游流经贵州遵义,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汇入长江。赤水河流域范围广,流经地区有农村、城镇和工业集聚区,环境特征较为复杂,赤水河流域的保护曾经面临很大难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常纪文:“在以前没有开展协同大保护的情况之下,各搞各的规划、各搞各的措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产业结构,而这条河流一些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一样,这造成了一条河流各打各的算盘、各采取各的措施,最后造成排污混乱、管理混乱。”

云南威信县的苦猪河位于赤水河上游,是赤水河上的二级支流,大山深处平地是稀缺资源,老百姓的房子都是沿河而建,生活垃圾大都是顺手就扔到了河里。

2021年,杨敏开始担任楠木村党总支书记,同时作为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里的“最小河长”,管理和保护好苦猪河流经楠木村三公里段的生态环境是她的主要职责。但这项工作并不好做。

云南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楠木村党总支书记杨敏:“刚开始的时候,群众不支持,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把垃圾往河里面扔,粪污直接往河里直排,觉得很省事方便,反正就是护河这种意识没有树立起来。”

在楠木村这样的地方,环境保护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却很难。老百姓长期以来的习惯难改,而当地的环保政策执法监管尺度、资金投入和下游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布局。如果位于赤水河上游的楠木村水源被污染,下游的生态环境也会受到影响。

三省四市,分河而治,严重制约着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保护好赤水河,必须做到赤水河上下游、左右岸协同保护,协同发展。

常纪文:“赤水河流域的协同保护,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开始的时候一些相邻的地市包括左右岸开展协商,在生态补偿、环境执法方面开始一些联动执法,后来形成区域之间的协商,包括规划的协同、立法的协同。2021年,这三个省出台一个决定,开展立法,同时每个省的人大常委会制定赤水河保护条例,促进赤水河流域一体化和整体保护。”

有了法律的约束,三省四市开始在明确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治理。

杨敏:“我觉得这个条例颁发以后,我更有底气把这条河治理好,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另外就是开院坝会、火塘会,还用喇叭的形式,多渠道宣传我们的赤水河保护条例,慢慢地群众就参与进来了。”

杨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带头制定治理方案,拆除拦河坝和砖厂,建立无害化化粪池,人畜污水发酵还田,集中回收处理固体垃圾。有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约束,老百姓不再乱排乱扔,还自愿参与其中,从污染者变成了守护者。

楠木村的治理,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环境,也为赤水河下游带来了清洁的水源。在赤水河三省共治的大框架下,赤水河上游的云南省在治水清污,中下游的四川和贵州也在开展污染防治。

“赤水河,万古流,上酿酒,下酿油”,这是流传在赤水河流域的一首船工号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水土环境,赤水河沿岸分布着众多的白酒生产企业。白酒企业无序发展导致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影响。

眼前的这座酒厂位于四川古蔺县的永乐街道,过去,这里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设施不齐全,污水处理也不规范。为了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当地政府引入川酒集团收购了老的酒企,统一规划,对厂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新建酒类废水处理设施,将园区内酒类企业生产废水集中纳管,统一收集,统一处理。

这几年,不仅四川古蔺县开始推进小酒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规划布局酱酒生产园区,赤水河对岸的贵州仁怀、习水等地也在引导酒类企业规范化发展,并不断完善供水、供能、污水处理等公共配套服务。

污染截住了,河水更清了。三省四市在赤水河共治的框架下,还要因地施策,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在云南镇雄县,过去有很多硫黄冶炼项目,2000年前后,冶炼厂陆续全部关停淘汰,留下很多硫黄矿渣露天堆放。过去,当地政府曾在硫黄矿渣堆场周边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拦渣坝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但没有规模性、专业化的整治,在硫黄矿渣堆存较为集中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云南昭通市生态环境局镇雄分局项目办主任尚大奎:“堆出来的成品和废渣,下雨和上游的来水流经废渣以后,对下游的河流污染很大,水都是黄的,它里面pH值很低,基本都是强酸性,然后里面还有很多污染物质,下游一直流向了赤水河。”

镇雄位于赤水河上游,矿渣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赤水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多年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因为共治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几年,镇雄县对12处历史遗留硫黄冶炼废渣堆放点逐一规范化治理,到2021年,12个点位已经全部完成生态修复,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为了让赤水河生物多样性相互交融,不仅要做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赤水河流域内对水生生物造成较大影响的小水电站也要拆除。

2021年以前,赤水河支流上开发建设的小水电站云南17座,四川境内就有132座,贵州224座。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的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了电力保障,但也导致一些河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流,鱼群种类和数量不断下降,给赤水河流域环境治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四川古蔺县水务局副局长汪启飞:“通过在上游筑坝,然后通过渠道引水来发电,这样就会造成从大坝到我们(发电)厂房这个河段的水流减少,甚至于干枯。第二个影响就是在我们的河道上筑了坝以后,就压缩了鱼类的生存空间,然后也造成了我们的水文情势的一些波动。”

2020年—2022年,昭通市率先在赤水河三省四市中,完成全部17座小水电站稳妥退出和生态修复。在四川,赤水河流域的132座小水电站,除1座保留,1座择期退出之外,其余130座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拆除。贵州也计划在2024年底前总共退出195座赤水河流域的小水电站,目前已经退出180座。

2024年1月中旬,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大早便来到赤水河上的一个监测点,开展鱼类资源的日常监测工作。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通过赤水河的鱼类资源恢复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整个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现状。对水生生物造成较大影响的小水电站有序退出,再加上2017年以来,赤水河开展十年禁渔,赤水河的鱼类从监测数据来看,至少翻了一倍,而且珍稀的鱼类也越来越多。

三省共治,使得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这是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动实践。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赤水河的治理探索也告诉我们,河湖治理往往不是一个地方的事,而是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发力,不仅要有制度保障,也要有务实扎实的行动,才能让跨界河湖水清岸绿。

来源:央视网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