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基层来丨郑喆轩:扎根田野 探索远古未知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就来到了三星堆了解遗址发掘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并作出重要指示。眼下,在四川这片沃土中,中华文明深厚多元的历史根基已追溯至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今天的《我从基层来》,我们就跟随考古一线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郑喆轩的脚步,了解远古遗存如何为自己“发声”。
春节刚过,郑喆轩代表就带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旧石器考古队来到资阳濛溪河遗址,开启新一年的田野工作。沿着濛溪河河岸一路前行,队员们进行着科学且严谨的考古调查。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 郑喆轩:这是硅化木,如果你做个切片,都还能看到有点类似于树,(可以)作为原料加工制作石器。地表一定会暴露出更多的东西,像以前在这就采集过有剑齿象的牙。
濛溪河遗址发现于2021年9月,距今约7至5万年。截至目前,该遗址出土了超十万件的石器、动物化石、植物果实等,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全世界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遗存的遗址。数以万计的遗物背后,描绘着怎样的远古人类生活图景?在没有文字参考的史前考古研究中,多学科介入为郑喆轩等学者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 郑喆轩:古环境、古地貌,包括植物考古。骨器它到底是怎么加工利用的?木器怎么生产的?也是需要很多分支领域的专家、国际专家来介入。现在我们通过这些发现突破了既往对远古先民相关能力的认识。
除了对旧石器文化的研究,郑喆轩也十分关注我省考古遗址的申遗工作。近年来,广汉三星堆遗址备受瞩目,作为体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杰出文化遗产,具有全球唯一性与突出普遍价值。今年全国两会,郑喆轩就将为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工作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 郑喆轩:我们觉得三星堆、金沙(遗址)已经具备了申遗的条件,然后我们也在加快地推进申遗的相关工作,建议国家文物局以及有关部门实质性地推进申报工作流程。
同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蜀道被誉为“世界陆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不久前,蜀道考古已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在郑喆轩看来,这正是深入探索蜀道内涵价值的良好契机。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 郑喆轩:建议进一步推动蜀道的相关保护利用工作,对蜀道沿线地下文物开展调查、勘探、发掘,以及增强后期的阐释利用,推动蜀道申报(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
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郑喆轩也期待这样的建议在全国两会上拥有更多的共同发声者。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四川考古人将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把牢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方向与实践导向,奋力推动考古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黄文慧
责编:杨欣
校对:穆瑞琦
审核:李小霞
来源:四川观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