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西岭雪山脚下,母子送报25年,至今无一差评

2024年02月28日 09:38
评论

毗邻西岭雪山景区的成都市大邑县花水湾镇天宫庙村,中国邮政投递员伍凯一家正在做着每天一次的快递分拣。正月里,这里的气温比成都市区低出不少,淅沥的雨夹雪落在伍凯家的瓦顶,一家人在屋檐下的地面上铺了地毯,免得弄湿包裹。

过去的20多年中,这样的工作几乎从未中断。从母亲到儿子,伍凯一家两代见证了山脚下的巨大变迁,也将无数包裹送到居民们手中,至今无一差评。

西岭脚下送报人

两代人一干就是25年

“赵老师,麻烦拿一下你们今天的报纸和快递。”

331705754688_.pic_hd.jpg

▲伍凯在天宫庙消防队送报

伍凯来到花水湾镇中心学校门口,将报纸和快递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接下来,他还要在这个小镇上骑行一圈,再前往距离小镇7、8公里远的深山里,派送快递,每日如此。

说是“送报人”,但伍凯的工作远不止送报纸。随着时代的发展,网购的快递包裹、信件、录取通知书都是他的送货范围。

十多年前,这份工作则是由他的母亲完成的。

那时,天宫庙村附近煤矿企业扎堆,商铺林立,是当地人口中的“小成都”,送报、包裹需求量都很大。

1999年,年轻的杨玉珍承包了天宫庙邮政所的投递工作,附近矿厂的报纸、包裹,山区居民寄给亲友的土产、孩子们的录取通知书……山里和山外,杨玉珍是一条不能断的桥梁。

311705754675_.pic_hd.jpg

▲伍凯和杨玉珍正在整理包裹

往后13年里,这条不能断的桥梁始终没断。“我们山里的学生娃娃考上大学真的不容易,看到娃娃些收到通知书高兴的样子,我也跟着高兴。”谈起自己的工作,杨玉珍满脸都是笑。

天宫庙村周边是大邑县内最偏远的地区,山高水远,除了矿厂以外,当地原住居民多散居山间,要将包裹和信件送货上门,就得爬山涉水。对她来说,徒步好几公里再平常不过。

2012年,杨玉珍的儿子伍凯接手了母亲的工作,成为新一代“送报人”。从1999年算起,两代人已经干了25年。

自家就是快递站

一家服务周边4000余人

大邑县大双路,现已是一条风景秀丽的旅游公路。在天宫庙村路口旁拐进小巷,就是伍凯一家人的小院,也是天宫庙村的邮政代办所。

351705754698_.pic_hd.jpg

▲背靠青山的农家小院就是快递站

伍凯的家是典型的川西山区农家,院内稍显陈旧,却也十分整洁安静,新春期间,山间腊味挂满屋檐。屋檐下,各种快递包裹整齐地码放在置物架上,等待送出。

▲临近春节,川西腊味挂满屋檐

除了伍凯和母亲杨玉珍之外,家里其他人也经常参与到快递工作中。中午时分,伍凯准时拿到了天宫庙区域的报纸和快递。母亲分拣、父亲登记、伍凯打包搬运,投递包裹是这些年来一家人最为默契的一件事。

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快递需求并不密集,从收入来看,实在不算报酬丰厚。随着年纪渐长,长期的跋山涉水让杨玉珍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2012年,在老两口的要求下,儿子伍凯接替下了这份工作。

伍凯和家人将快递站设在了自家院坝里,一来节约成本,二来也方便看管。“现在基本要送周边3个村,4000人左右的区域。”伍凯告诉记者,从母亲杨玉珍开始送快递到现在,还没接到过任何一单投诉差评。

见证山区巨变

从泥泞小路走上“金通大路”

“伍凯,你们家的包裹到了!来搭把手哈!”

伍凯家门口的路旁,一辆“小黄车”停了下来,司机打开后备箱,清点好包裹,一件件交到伍凯手上。

▲客货两用,穿梭于乡间的“小黄车”

在成都的远郊区县,这样的“小黄车”时常穿梭在城镇乡村、田间地头,不仅是乡村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承担着小件货运的功能。伍凯告诉记者,以前送件,得自己骑车去县城取件,送回村里,再由村民到点自取。有了“小黄车”之后,可以直接把快件送到站点门口。

与“小黄车”相伴出现的,还有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大路。

从上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头十年,天宫庙附近区域一直是成都煤矿的主产地。采煤产业最兴旺时,这里有1家市属煤矿和多家小型煤矿。

煤矿带来了经济效益,却也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运送煤矿的大货车把道路碾压得破烂不堪,筒靴一度是场镇上最紧俏的商品。2009年,成都最后一家煤矿——天宫庙区域的出江煤矿正式关闭,这里也逐渐转型成为旅游胜地。现如今,泥泞破烂的小路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黑化宽阔的大路,这也让伍凯送件的路途轻松了不少。

在当地,建立起多个“金通.邮快驿站”.png

▲在当地,建立起多个“金通·邮快驿站”

据大邑县交通运输局方介绍,目前,该县已经组建了21个乡镇快递物流运营中心和像伍凯家一样的47个村级“金通·快邮驿站”,实现了全域村级物流节点全覆盖。


记者:陈煦阳

摄影/视频:陈煦阳 李冬

责任编辑:曾书睿

编辑:王钟婧玥

审核:缪琴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