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引领成都转型突围
(一)
18个月2600公里,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从生态到业态,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天府绿道打开一幅中国最新城市形态——公园城市的恢宏长卷。
拨开表面的花团锦簇、枝繁叶茂,2600公里绿道上,成都正在发生什么?
所谓“看山不是山”,来自外部的眼光,往往更能通达事物的内里。
今年3月以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CCTV、光明日报、央广网、经济日报六大央媒不约而同关注成都绿道,“侠客岛”《 这座城,想低调都难》和“地球知识局”《 18个月2600公里,成都再次跑在全国前列》两篇聚焦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网文更是成为爆款。后者全网阅读量近1000万次,点赞数达2万次,覆盖人群上亿。
多数网民点赞成都绿道名不虚传,认为成都正向世界文化名城、花园之都迈进,如“很想去成都生活一段时间”“实测体验很不错,各种公园各种绿道各种湿地,离繁华很近,离自然不远”。
显然,天府绿道建设,其价值远不止于城市增绿;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其意义也早已超越一市一地。
一个主题深刻而厚重:新时代城市的突围和转型。
(二)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总是在新旧之间来去匆匆。如果将人类社会比喻为地球上的一棵大树,那么城市就是这棵大树的年轮。
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也创造了城市发展的传奇。然而,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问题。新时代,城市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模式的升级转型,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历史的起承转合处,何处是新一轮城市转型发展的风暴眼?
2018年的一头一尾,清晰呈现答案。
去年岁末,设立至今20个月之后,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雄安新区的设立,被定位为“国家大事,千年大计”。随着雄安新区规划的出台,一个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创新城市建设模式的全国样板已是呼之欲出。
距离雄安新区1700公里之外的成都,则在2018年的年头,发酵了一个中国城市体系的崭新概念:“公园城市”。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以宽广视野、深刻洞察和战略远见为成都发展把脉定向,期许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成都“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这是一个全新概念。”“公园城市”理念一经提出,国内城市规划专家们不约而同作出了同一判断。
其新何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美好生活;其根本,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其关键,是优化布局、塑造形态;其目标,是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显然,这意味着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的系统性变革。
所谓“盛世造园”,这一全新城市理念,蕴含着对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审慎把握,集合了对发展理念的时代性探索,体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的巨大进步以及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社会转型必然的结果。
从雄安到成都,从新区到“新城”,一个逻辑十分清晰:在新思想、新理念指引下,实现新时代城市的突围、转型。
(三)
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2018,成都开启了公园城市的建设元年。
为什么是成都?
这一追问的要义,并非是对城市过往发展成就的简单罗列,其实质,是要回答公园城市建设靠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
诚然,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城不改址三千载,址不改名二千五”的成都,具有中国城市发展的完整曲线,从古至今中国城镇化的三次浪潮,成都每一次不仅在场,而且都在风口浪尖,其新时代的转型实践,具有一种“范本”意义。而且,从先秦李冰治水修筑都江堰致“水旱从人”,到唐代高骈改道郫江成“二江抱城”,成就中国经济和人文地理版图中的“天府之国”,成都本身具有突出的、建设公园城市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本底。但是,使成都得以成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并在全国领先建设公园城市的最关键因素,则是成都是全国率先以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作为城市发展指导思想的城市。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确定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自此,新理念成为成都城市工作全局的统揽,推动着成都的产业之变、形态之变、生态之变、治理之变。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期间,明确表示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外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对成都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实践的高度肯定。
2017年11月,成都城市新总规公众意见征集稿明确提出“建设高品质的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这一概念,已经相当接近公园城市内涵。而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指示,则使成都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有了更大格局、更高标准、更重使命。2018年3月,成都市两会通过的成都城市新总规,将“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调整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至此,公园城市建设成为成都的率先实践。
2018年7月,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决定”出台的背后,是围绕新思想、新理念,紧锣密鼓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集中体现了成都对公园城市认识的提升,观念的更新,思维的突破。
成都擘画的公园城市蓝图,蕴含四个特征: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突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突出三个转变: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转变,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转变,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彰显六大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
字里行间,成都对于公园城市的顶层设计,饱含对于城市发展新与旧的思辨。所谓“旧”,是对过往发展的集中反思,而“新”,则是对新思想的全面遵循,对新理念的全面践行,把新思想、新理念体现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一寸空间,每一处场景。
从旧到新,一场突围,已然发动。
(四)
思想的闪光,总是在实践中被放大,被感知。
一条绿道,不仅塑造公园城市脉络,也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集中呈现了成都对以往城市发展模式的自我觉醒与自我超越。
从都江堰柳街镇七里诗乡绿道出发,绕城320公里的田园绿道串林盘、接桑梓,溶解城乡边界,重构大美乡村;
沿锦城湖一路向东,规划全长34公里的锦城绿道清波环绕、鹭鸟翩翩,“独角兽岛”出没其中,新经济聚集区日益成势;
顺锦江乘船而下,沿线78公里锦江绿道不仅形成一个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绿环,也衍生“夜游锦江”旅游拳头品牌。华灯初上,水影灯彩,“门泊东吴万里船”胜景重现,三千年烟火气美轮美奂。
抓一纲而带全局,抓一工程而活全局——这就是“绿道”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基本盘”意义。
“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定位,绿“润”无声,正在推动市民生活方式变革,是公园城市“公共属性”的直观呈现,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刻表达;
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结构,交融山水,连接城市、乡村和社区,将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大公园,构建全新的城市生产生活图景,营造“安逸水土养安逸人”的生活美学;
绿色生态体系、绿色功能体系、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绿色生活体系,五大体系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
尤其对绿道功能的深度挖掘,提升了绿道综合效益,放大了绿道价值。如今,天府绿道已经形成了慢行交通、文化展示、体育健身、生态景观等场景功能,形成了时尚消费、文化创意、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案例。
透过绿道肌理,一条“突围”主线清晰可见。
突围,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以绿道体系引领城市生活,以“东进”实现“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推动城市永续发展。
突围,以新载体孕育新业态,以新场景催生新流量,由低成本要素驱动转向创新生态驱动,由生产保障优先转向生活品质优先。
突围,打造与公园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治理模式、城市治理手段,让整个城市的大生态健康而富韧性。
突围,以公园城市为最新起点,打破区域竞争边界,对标全国、对标全球,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找位置;
……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对“短板”的修复,也不是简单意义上对历史的“复读”,而是一种重建,是对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新模式的主动践行,是对新时代城市价值重塑新路径的积极探索,是新理念引领下的城市整体转型。
(五)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使成都从此开启“天府”模式,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城市范本;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1300多年前,杜甫笔下的成都,岁月静好,亲近自然;
“天那么大!地那么宽,平!油菜花那么黄,香!小麦那么青!清澈见底的沟水,那么流!流得汩汩的响,并且那么多的竹树!”80多年前,成都作家李劼人身边的成都,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
时代场景的转换,反映城市功能以及基本景观的每一阶段变化,对应着人类文明的每一轮更新迭代,投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折射城市历史使命的不断更替。
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将在成都召开。成都在公园城市引领下的城市突围与转型,将在更广视野、更多层面、更宽领域,接受检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