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游客遇见夜成都 “五一”小长假成都旅游收入大涨背后
“五一”假期 成都过夜旅游者达398.9万人次
比去年增长55.9%
来自过夜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125.48亿
比去年增长81.7%
刚刚结束的加长版“五一”假期,又是一个全国各地文旅消费PK的练兵场。4日起,各省陆续发布“五一”假期旅游成绩单,从数据来看,“网红”城市的旅游接待持续火爆。
北京、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纷纷上榜携程旅游发布的“五一最受欢迎十大国内旅游城市”。假日期间,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为68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5亿元;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55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16亿元;成都共接待游客133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2.02亿元;西安共接待游客1302.4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6.34亿元。
其中,成都的游客人均消费达到1587.8元/日,为四座城市游客中最“壕”。
成都用什么让游客掏出钱包?答案是“过夜游”。今年“五一”,成都过夜旅游者达398.9万人次,比去年增长55.9%,来自过夜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125.48亿,比去年增长81.7%。
近400万游客在成都过夜,贡献了成都“五一”旅游市场的新热点,也让夜间经济在成都有了新的定义。
为啥发力过夜游?
提升旅游消费规模和品质 关键在于让游客“住下来”
过夜游数据,是以全口径的旅游住宿单位名录库为基础,统计出的过夜住宿游客的数据。业内人士认为,以交通运输、景点游览或旅行社接待为统计渠道,难免有重复、遗漏或误计等问题,而以过夜住宿为统计渠道,是一种更科学准确的统计体系,对于旅游行业观察更具参考价值。
住宿虽然只占国内旅游消费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在对餐饮、文化娱乐、购物和交通、通讯等消费的带动往往是住宿费的数倍。
以成都为例,今年“五一”期间过夜旅游者的人均消费为1572.9元/日,而与之相对的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费仅为924.2元/日,且过夜旅游者在成都过夜停留天数平均为2天。
住下来,就意味着游客会花更长的旅游时间,进行更深入的旅游体验。因此,提升旅游消费的规模和品质的关键还是在于使游客住下来,在目的地多停留一些时间。
同时,随着夜间经济的升温,过夜游也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新趋势。今年3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显示,对过夜游体验有需求的游客占总数比例达92.4%,夜间经济已经点燃消费热情。在游客目的地停留时间上,国内游的平均停留时间为3天。其中,选择连续3晚体验夜游的游客占26%,选择两晚夜游的游客占53%,不愿夜游的仅占2%。在消费上,游客单日夜游花费200-400元和400-600元的分别占比27.9%、27%,花费600-800元的占比15.6%。
“这说明,游客对夜间旅游的参与度高、消费旺,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张佳仪表示,未来,伴随夜游产品的丰富和夜游环境的日臻完善,夜游消费潜力还会进一步释放,市场前景广阔。
来成都过夜耍啥?
美食、酒吧、跑团、诗社…… 年轻人的圈层经济最活跃
“上午睡觉、下午溜达、晚上疯玩”,不少游客的旅游作息时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夜晚时段成为最具休闲消费潜力的时段,特别是把旅游作为重点放松途径的青年白领群体,在丽江、乌镇这类潮流目的地,夜间经济比白天更为热闹。
而成都提出的“三城三都”建设,为过夜游提供了丰厚的场景支撑。除了夜间的文艺演出,夜游、美食、夜市、电影等众多形式让夜间经济更具丰富性。
“夜游武侯祠”“金沙太阳节”让游客回溯成都四千年文明史、两千年建城史,延时开放的博物馆让游客感受博物馆奇妙夜,美食云集的“深夜食堂”温暖食客们的胃,24小时书店则安抚读者们的心,还有2078家酒吧嗨爆夜色。
此外,“五一”节前试运营的“夜游锦江”项目,在沿锦江而建的240公里锦江绿道中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在小船悠悠中看灯光璀璨,成为成都旅游一票难求的新“网红”点位。
“成都逐渐被国外定位为一座浪漫之都,它的过夜游迎来了爆发,跟年轻人形成的圈层经济是分不开的。”成都旅行社协会执行会长陈鸿指出,成都的浪漫在于普通市民对旅游业的参与意愿在全国城市中领先,因而城市的旅游业充满活力和想象力,这也将是成都“突围”的重要基础。
根据前期行业调查,成都的旅游从业者有100多万人,年轻的旅游“小老板”们利用圈层经济创造了许多让人意外的旅游产品,小众精致却有市场。陈鸿举例说,有的游客参加以吉他收藏、钟表收藏为主题的几日体验游,有的游客来到成都后现场组团参加美术展、诗社,还有热爱夜跑的跑团组团来成都,结束马拉松后在成都住上几天四处逛逛。
“传统景区当然是主力军,但成都旅游总是推陈出新,在品牌塑造和讲故事的能力上吸引着年轻人来体验。”陈鸿表示,过去依靠大型景区来发展旅游时,成都的确存在“过路游”的困境,以成都为中转站,游客们总是匆匆流向拥有自然资源优势的景点。如今,成都的城市文化经过整理包装后,成为游客“过夜游”的体验对象。
为啥来成都愿消费?
多样化主题、多元化住宿…… 文旅融合提升旅游附加值
作为一个西部城市,成都一直以平易近人的消费吸引游客,为何成都“五一”期间的人均消费甚至领先一线城市?
“成都既是一个旅游集散地又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这些年里一直以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在高端消费上是国际标准的。”成都旅游协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温儒杰表示。这一说法也得到了陈鸿的印证。
“过去两三百元就能报团去青城山3日游,现在同样的天数去青城山,团费四五千元很正常,贵的还有上万。”陈鸿说,文旅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成都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以青城山为例,通过到山上参加智慧课来释放压抑情绪的研学旅行在都市白领中大受欢迎,价格堪比出国游。即使不报团,青城山旅游也有着多元的住宿选择,不管是国际五星级酒店还是高端民宿,“五一”期间都一房难求。
体验完了如何带走成都的特色?当然是买买买。
今年以来,成都市新开业65家首店,进一步激发时尚消费、品牌消费。据成都市商务主管部门统计,“五一”期间,重点监测的80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10.3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成都银泰中心in99、金牛万达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和26.1%。
温儒杰认为,除了这个“五一”假期表现亮眼,接下来的端午、暑假、国庆黄金周,成都旅游依然具有爆发力。要继续增加旅游消费,成都还需从两方面突破,一是整体打造具有成都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在设计规划上有所创新,二是借文旅融合发展的大势,以传统文化塑造旅游产品,以研学等旅游新形式打造亮点。今年“五一”
四川旅游收入居全国第一
据文化与旅游部5日测算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梳理目前已经发布相关数据的省份,记者发现,包括四川、江西、河南、陕西等10个省份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其中四川省以382.83亿元居旅游收入全国之首。与去年同期相比,四川省超过江西省成为全国第一旅游收入大省。
来自四川省文旅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初步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游客4322.87万人次,同比增长40.35%;旅游收入382.83亿元,同比增长48.85%。
双增长的背后,呈现出四川文旅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天府“三九大”成都-德阳熊猫旅游专线28日开行,区域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假日期间古镇旅游成为热点,游客明显增加;大量外地游客纷纷以自驾游、自由人的形式涌入十大天府旅游名县,各县接待游客均显著增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