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幸福田园:颠覆你我对农村的想象
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听说农村生活不方便,你可以打听打听幸福田园。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的幸福田园,是成都市“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项目。城里人没事儿来这里逛一逛,坐到码头茶舍喝口茶,和当地村民摆一摆“龙门阵”,保管也想当个村里人。
环境带来商机
曾艳秋婆婆是幸福村的老人儿了,她说:“在打造幸福田园之前,这里基本都是旧房子,路又烂,我亲戚开车子过来底盘都刮烂好几回,哪个会跑到这里来耍嘛?”
但这两年看着幸福田园一点点起变化,还有了不少游客,曾婆婆一家就在幸福田园里开茶铺做起生意,周边不少的当地村民,也是此般操作。大家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刘丽是幸福村联合100连锁超市店主。2015年前,刘丽只身一人在城区打工,由于年龄偏大又无一技之长,只能做一些收入微薄的简单工作。随着幸福田园二期建成,2016年刘丽毅然辞职返乡创业,利用集中修建的独栋住房开办联合100超市,2018年超市营业额277944元,净收入68352元,是外出打工收入2.6倍。
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村集体为村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就业岗位和致富增收渠道。
除了开茶舍,随着住房的翻新,村里开始出现了民宿和酒店。这在过去来说,也是不可能有的情况。
曾婆婆家里80年代的时候盖起了两层盖瓦小楼,算是村里起楼最早的一户,但住起来还是不得劲。“我当时倒是住的一楼,二楼才是对到晒,夏天家热得你遭不住。”不说透风漏雨,就室温而言,曾婆婆都吐槽了一大歇。
而现在,新修的小楼不只是“花瓶”,外表看着好看,保温性也好得多,宽敞的室内面积,稍微装修下就安逸得很。
而幸福村,也以集体经济通过自建自营自管的方式办起了“陌见”民宿,所有员工均为村民,所获收益全部划归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池”,既为村民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
随着幸福村一、二期建设完成,总共修建房屋4万㎡,集体商铺6000㎡,这并不只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是对经济产业的铺垫和推动。
“南泥湾”不再
幸福村原来有一块低湿潮田,烂泥遍地,毫无耕种价值。由于当地方言里“南”、“烂”发音相近,村民们戏称这里为“南泥湾”。
后来,幸福村充分利用原本自然基础,进行了集中治理,把令人头疼的“南泥湾”改造成了一片浅草湿地。
这片湿地里面就有曾婆婆的几亩地,涨水的时候不管你种啥都得淹完,用曾婆婆的话来说就是:“连尖尖你都看不到。”
现在的幸福浅草湿地种植了马蹄莲、芦苇等100余种水生植物,沿水岸栽种了万余株花卉苗木,与圣人水韵、地下瀑布等水景观共同呈现出都江堰精华灌区原生水系自然肌理,成为游客的热点“打卡地”。
人改变生活,生活改变人
随着环境的改善、产业的兴起,其实人们的思想素质也在不知不觉转变着。
2018年,在幸福村党总支的号召下,村里的陈华英和26名留村的中年妇女组建了幸福村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带领村民整理房前屋后、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维护公共设施。而更多的村民,也在日常生活、营业中跟着行动,其实,“面子”好了,票子也就来了。
曾婆婆有个侄儿,当兵回来的时候游手好闲,身体各种发福。前几个月被村里的管理公司招进去倒是找回了年轻的劲头。现在还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体重都减下来10几斤,曾婆婆看着是打心底高兴。
幸福的事情,在这个地方每天发生着,而幸福村的成功“变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用创新改革颠覆过去的旧容旧茂,也颠覆了你我对农村的传统印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