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成都空港忙碌身影 他们打造成都“不夜岗”
在公司冷冻库,周强向记者展示进口的三文鱼
8月30日零点10分,成都海关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海关工作人员对进口面包蟹进行查验
深夜,飞机停靠双流国际机场
当你闻着荷兰郁金香的芬香,欣赏美丽的马拉维鲜花时;当你享受智利三文鱼的鲜美大餐,看见英国面包蟹、泰国对虾活蹦乱跳时,你是否想过这些进口“鲜货”是如何越洋而来?在成都又经历了什么?为何价格会越来越便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流通创新发展,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商业繁荣,激发国内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今年1月1日,成都航空口岸正式实施“7X24小时”通关保障,空港成为“不夜港”,全天候保障国际航班、国际旅客和进出口货物随到随检、快速通关。
那么,成都“不夜港”究竟与我们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又是怎样的景象?8月28日,记者来到双流机场国际货站,从当天下午至次日凌晨持续10多个小时采访中,跟随成都海关所属双流机场海关的关员,全程目击进口冰鲜三文鱼、鲜活蟹虾以及鲜花的入境通关过程,记录了为满足百姓美好消费需求,夜幕下争分夺秒的忙碌身影。
直击1
多耽搁1分钟,进口商就是一笔损失
进口三文鱼检疫查验只花了8分钟
“三文鱼快到了,出发!”8月28日23∶20,双流机场国际货站报关大厅灯火通明,双流机场海关监管一科科长陈杨放下手中的工作,带领关员何砚迅速赶往国际货站海关查验区。
23∶22,他们大步流星赶到查验区,一批刚从飞机上卸下来的进口三文鱼刚好运抵。这是一批来自智利的三文鱼,共有100件总重约2.5吨,当天搭乘从亚的斯亚贝巴起飞的ET636航班,经历大约9.5小时飞行后,于晚上10时抵达双流机场。
他们对照报关单上的申报内容,仔细核对三文鱼外包装标注信息,准确无误。“赶快打开包装箱。”陈杨从这批货物中随机抽取了一件,让报关员李国平打开包装箱查验。
“非常新鲜,这眼睛跟活鱼差不多,如果不新鲜的话,它的眼睛会凹陷下去。”打开包装箱,拨开一层冰袋,里面装有三条三文鱼,每条有7-8公斤重,李国平边逐条翻动边介绍说。
23∶30,这批三文鱼顺利通过海关检疫查验,整个过程仅用了大约8分钟。
23∶40,这批三文鱼被装上了货车,从双流机场国际货站出发,运往双流区白家海鲜批发市场。
24∶00,这批三文鱼抵达白家海鲜批发市场,被装进了冷冻库保存。
“第二天凌晨5点开始,这些三文鱼就将进入批发市场销售,然后送上市民的餐桌。”李国平称,越新鲜的三文鱼肉质越好,消费者吃起来的口感鲜美,像这么大的新鲜三文鱼,每条市场价值大约1000元,如果不新鲜的话,当然就不值钱了。
正因如此,进口三文鱼对物流运输和通关环节的要求特别高。“效率越高,价值就越高。”李国平说,当天共进口了三批三文鱼,前两批共350件、总重约8.7吨,已分别搭乘阿姆斯特丹、香港直飞成都的航班,于当天下午2点左右抵达成都,快速清关后被转运至冷冻库保存。
“如果我们多耽搁一分钟,对进口商来说就是一笔损失。”陈杨说,生鲜货物主要靠冰块保鲜,气温高,货物从飞机上卸下来,冰块容易很快就融化了,所以对生鲜货物查验都是优先保障,“一旦有货物到了,我们会开辟绿色通道,推迟开会、吃饭等,放下手中的活,迅速组织关员赶赴现场查验。”
墙隔上的时钟指向了第二天凌晨0∶30,报关大厅内仍然灯火通明,陈杨、王秀鹤、何砚、彭建波等关员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大厅外,大大小小货车来来往往,出口货物被运抵国际货站,进口货物从国际货站被转运走,在夜幕下划出一道道匆忙的光影。
“要一直坚守到第二天上午9点,与下一班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交接后,我们才能下班。”陈杨称,实行7×24小时通关服务后,需要消耗比原来多一倍的人力资源,面对人力资源不足等诸多困难,机场海关采用“倒班制”工作模式,打造海关“不夜岗”,全力把好国门安全,全力保障国际货物随到随检、应查必查、快速通关。
直击2
刚查验完面包蟹,泰国虾又运到了
不与时间赛跑 价格将会水涨船高
如此争分夺秒的忙碌工作场景,双流机场海关货物监管现场的关员们已习以为常。早在几个小时前,货物监管现场就已开始上演了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情景。
8月28日19∶00,陈杨、何砚等关员在食堂吃完饭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通知说有一批进口面包蟹抵达了。于是,他们俩赶紧拿上查验资料和设备奔赴查验区。
这是一批英国产的面包蟹,搭乘伦敦直飞航班抵达成都。“每只蟹大约1公斤重,稍大点的市场售价130多元一斤,如果死了一只,就意味着损失两百多元钱。”报关员李国平说。
在核对品名、数量、包装、标签以及相关证书等是否与申报信息一致后,就进入了开箱查验环节。打开包装箱,里面数只外观颜色、形状都像面包一样的蟹静躺在冰袋下面,当用手托起时,它们立即“张牙舞爪”。
“都是活的。”陈杨说,开箱查验主要是检查水生动物的健康状况、包装用水或者冰、铺垫材料是否带有土壤及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的有害生物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进境物。否则就不能通关,并采用相应的处置措施,必须依法把守好“国门关”,才能确保百姓的餐桌安全,保障境内的生态不受破坏。
进境口岸海关会按照有关标准、监控计划和警示通报等要求,对进口鲜活食用水生动物随机取样送检,对疫病病原、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寄生虫、重金属及农兽药残留等项目进行检验或者监测。紧接着,陈杨、何砚两名关员按照流程规定,在专门的食用水生动物查验采样间,对这批进口面包蟹进行了随机抽样。
19∶20,这批进口面包蟹顺利通关,然后被迅速转运至海鲜批发市场。
完成进口面包蟹的查验,陈杨、何砚两名关员刚走出采样间,报关员吴治军就跑过来说他们进口的泰国对虾运到了。于是,他们又转身快步走向查验区,对进口虾展开查验工作。
“这些虾都是活虾,在启运之前用冰块降温,只要温度维持在10摄氏度左右,这些虾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一旦高于了这个温度范围,虾就会被唤醒,死亡率就会很高,死虾售价比活虾要折半甚至更低。”吴治军说,如果流通环节损耗大,致使运营成本增高,必然会导致零售价格水涨船高。
基于这些因素,他们选择哪个航班运输,对时间进行了充分计算和考虑,在航班抵达之前向海关提前申报,这样抵达后就能够快速通关,各个环节分秒必争,就是为了保障进口虾的存活率,降低损失。当天这批虾是搭乘春秋航空航班腹舱,从泰国普吉直飞运抵成都的。
吴治军是成都一家国际物流公司的报关员,从事报关业务已有两年时间。他对成都的高通关效率深有体会:通关查验仅十几分钟就完成了,从航班落地、卸载货物、通关查验,再到转运至批发市场,整个过程一般只需花2-3个小时。正因如此,公司的进口生鲜业务不断扩大,在旺季每月仅进口活虾就达80吨左右。
除了虾、蟹、鱼等海鲜货物,进口鲜花也是成都航空口岸的“常客”。当天,有两票总共50多个品种的鲜花,从阿姆斯特丹直飞抵达成都。何砚、蒋洁两名关员在专门的查验采样间,完成这批鲜花查验工作。然后,这些鲜花被迅速转运至三圣乡鲜花批发市场。
据陈杨介绍,双流机场每天的国际地区航班量为120架次,其中大约2/3的航班集中于下午5点至第二天上午9点之间起降,自从实施“7×24小时”通关后,夜间航班腹舱带货率明显增加,夜间也变得非常繁忙。
▶改革见实效
实施“7×24小时”通关服务
东南亚航班
带货率增长七成多
地处内陆的成都,不沿边、不靠海,然而依托快捷的国际航空通道、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在世界经济贸易与人文交流中,却彰显出越来越重要且独特的地位,推动着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成都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8条,位居我国内地第四、中西部第一。与之相呼应,成都航空口岸的国际(地区)客货吞吐量快速增长。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双流机场国际(地区)客、货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20%、11%,增速均列全国十大枢纽机场第二位。
双流机场海关关长侯文波称,在上世纪80年代,成都海关还只是重庆海关的派出机构,当时一张桌子、两名关员就是机场的通关现场,那时进出口货物非常少,主要承担着成都飞香港旅游包机航班旅检工作。1984年10月1日,重庆海关成都分关正式对外办公,2个科室、20余名关员,为成都海关事业奠定第一块基石。今年10月1日,恰好是成都海关建关35周年。
“回看这35年发展历程,外贸进出口额、通关改革、通关效率等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侯文波说,成都作为内陆城市,如今航空口岸通关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实属不易。这与成都海关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持续实施改革创新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成都海关所属双流机场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口平均为30.03小时,出口平均为0.75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压缩66.4%和89.6%,在全国主要机场海关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
今年1月1日,围绕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成都航空口岸由原来“7×24小时”预约通关,正式实施“7×24小时”实时通关,全天候保障所有国际航班、国际旅客和进出口货物随到随检、快速通关,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成都空港由此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不夜港”,走在全国海关前列。
该通关模式,极大地便捷了易腐的进境鲜活产品、活动物和生产型企业进口的电子元器件等时效要求高的货物通关。“这不仅满足了企业24小时通关需求,对完善整个产业链都有益处。”双流机场海关副关长唐进称,以前,东南亚飞往成都的航班带货率平均为5%,实行“7×24小时”通关后,带货率迅速提升至80%,航空公司有了更多收入,机场货站收益也相应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产业链高效运行,带动消费多元化和升级,推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成都海关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推广智慧物流、智能审图、冰鲜三文鱼“两段准入”等通关监管改革措施,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成都海关动植食处副处长严玉宝称,以今年6月1日实施的三文鱼“两段准入”通关监管改革为例,实施改革后,命中抽样送检的冰鲜三文鱼可附条件提离,经过报关、取样、查验后,先运抵经销商冷库等待报告,接到抽样查验合格通知后,经销商就可立即“开仓销售”,整个流程可为企业节省1-2天,也保障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三文鱼更加鲜美。
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尹亮表示,提升通关效率并不代表放松监管,保障“通得快”的前提条件是“管得住”。成都海关坚决落实党中央提出保障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充分评估风险,严把企业资质关,实施“定期开展监控计划、定期审核销售记录、定期开展企业核查,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专家观察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与服务经济研究所研究咨询彭星:
国际通道+口岸建设
培育成都消费新动能
成都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赋予了成都承东启西、联通欧亚的经济枢纽战略功能。近年来,成都充分发挥国际航空、铁路枢纽和对外开放口岸的优势,通过“空中+陆海”枢纽建设,以国际战略通道建设促进全域开放,变交通走廊为消费走廊、经济走廊,不断聚集全球消费资源,增强对周边城市消费的强大引领和带动能力,为实现消费驱动增长注入巨大动能。
一是国际战略通道建设为高效汇集消费资源提供坚实支撑。通道建设的核心在于提升核心枢纽集散功能,缩短交通运行时间,降低物流和贸易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强化资源要素的高效聚集,实现通道经济向消费经济、贸易经济、产业经济转变。多年来,高企的物流成本一直是制约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痛点,内陆地区物流成本占GDP的16%,远高于沿海地区的8%和发达国家的4%。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一带”和“一路”,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有机契合,推动中国西部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规划》明确指出成都是国家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陆海新通道陆端双物流枢纽之一。成都利用这条通道,可以缩短货运时间,节约贸易成本,对接更多消费商机,抢占全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高地。
二是国际战略通道建设助力成都培育消费新动能。国际战略通道建设有利于快速汇集众多具有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的市场主体和全球优质消费品牌,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形成国际消费市场承接地、国际消费时尚创新地,推动成都消费提档升级,形成消费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消费新动能。与此同时,通道建设也有利于成都休闲、成都消费、成都服务等品牌“走出去”,提升成都消费在全球格局中的影响力。当前,成都正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大通道,不断提升枢纽城市的承载、集聚和辐射功能,为促进成都消费升级、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能级形成强劲支撑,为成都经济健康发展集聚新动能。
三是口岸建设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营造便利化环境。建设便利化口岸体系,有利于提高地区通关效率,改善地区消费环境,将内陆城市转变为口岸城市,提升成都对国内外消费的集聚、引领和创新能力,助力成都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城市。近年来,成都积极促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推广应用,加快推动智慧口岸发展,搭建“四港合一”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力争形成航空、铁路、公路全方位立体口岸开放体系,为消费品进出口搭建起便利化平台。
▶企业故事
多种利好因素叠加
成都三文鱼“王子”开始忙于拓展非洲业务
三文鱼被国际美食界誉为“冰海之皇”,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第四大冰鲜三文鱼进口口岸,今年1-7月进口量达1627吨,平均每天有8吨三文鱼“游”入成都。
四川极美博强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是目前成都航空口岸进口三文鱼业务量最大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周强认为,成都航空口岸三文鱼进口量持续居内地领先地位,并且逐年保持增长态势,是“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利好因素叠加下形成的必然效应。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周强分别指的是成都的便捷“空中通道”、独特区位优势、优越的口岸营商环境。
他称,目前国内市场的三文鱼以从挪威、丹麦、智利等欧美地区进口居多,近年来成都不断加大直飞欧洲航线密度,现在已开通有10余条定期直飞航线,航线网络覆盖欧洲各个区域,每周单向飞行航班量接近40班次,无论从哪里搭乘飞回成都的航班都十分方便。同时,成都的“地利”因素突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国内距离欧洲最近的门户枢纽城市,从欧洲飞成都比飞“北上广”,要节省大约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
“另外,成都海关不断对通关服务改革创新,持续压缩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满足三文鱼等进口生鲜货物对通关环节的高要求,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和损耗。”周强称,改革创新创造的优越口岸营商环境,吸引三文鱼更喜欢从成都航空口岸入境。
例如,成都航空口岸实施“7×24小时”通关服务,不仅释放出更多的夜间航班时刻,让进出口货物流通更快,而且也完善了整个产业链,让进口生鲜货物更加高效地对接批发市场。
周强说,每天凌晨是生鲜货物批发市场业务最为繁忙的时候,有了“7×24小时”通关保障,进口生鲜货物对接批发销售环节时间更短,能够保障鲜活虾、蟹等存活率,冰鲜产品、鲜花等新鲜度,产业链终端销售环节提速,会极大减少损耗,同时消费者享受到的是新鲜的消费体验。
“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利好因素叠加下构建起的良好口岸营商环境,让周强看到了更大的市场机遇。现在,周强正在非洲忙于开拓新的市场业务。他称,今后还将依托非洲至成都的国际物流通道,把非洲的龙虾、螃蟹等海鲜,以及花生等非洲农产品运回成都,“航线开到哪,生意就能做到哪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