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美食之都 成都将针对性地培育100家本土餐饮企业
提振消费是当下城市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而想要管窥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与文化繁荣,“食”是切入点之一。昨日记者获悉,《成都市推进国际美食之都建设2020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于日前正式印发,“以引入新投资、新平台、新业态为重点,以创造新消费场景,塑造新消费品牌,吸引新消费群体为目标”,成都将加快推进“三城三都”建设。
《计划》明确,将力争引进海内外知名美食品牌30个;有针对性地培育100家造境能力强,有内涵、有品质、高成长性的本土餐饮企业;打造“有颜值、有文化、有烟火味”的特色街区50条;发布大运餐饮服务机会清单,培育新增5—8家餐饮企业进入全国团餐300强;打造开放型消费促进平台,举办美食节会活动40个。
做强消费供给
做强餐饮老字号 评选并发布100家特色小店
餐饮,在第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加快餐饮业经营复苏,是城市提振消费最直接或者说触手可及的重要话题,尤其是一直以美食引以为傲的成都更是显得迫切。《计划》中提到,将重塑美食之都品牌形象,加大餐饮精准扶持力度,进一步支持餐饮行业发展团餐、外卖等新业态、支持餐饮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支持举办餐饮促销活动、完善餐饮配套服务等精准性扶持措施,全面加快餐饮业经营复苏。
《计划》提出,要加快培育国际知名的美食新品牌,具体包括锁定招引目标企业,将深入推进目标企业招引工作,力争依托专业机构,促成一批美食项目落户,扩大招引效果,力争全年新引进海内外美食品牌企业30个以上。加强支持本土领军品牌,有针对性地培育100家造境能力强,有内涵、有品质、高成长性的本土餐饮企业,培育限额以上美食品牌企业22个,并推出一批网红消费“打卡”点。评选首批蜀都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网红点位50个。同时,支持餐饮“老字号”品牌振兴。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资本赋能,做强成都餐饮老字号,评选并发布100家特色小店,形成“成都味儿”特色小店独特竞争力。
讲好美食故事
扩大成都美食整体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
城市也许千篇一律,味觉却让我们截然不同。事实上,每座城市的饮食都藏着它的“文化密码”,是喜好审美、风俗习惯及价值取向的直观反映并且是极具辨识度的。
当你品味一座城市的美食时,就开始将目光投放到那片土地之上,成都亦希望通过餐饮美食产业发展塑造别样精彩的城市标识。根据《计划》,成都将提升成都美食国际话语权,积极引进权威美食评级机构,支持米其林、La liste等国际美食指南进驻成都。同时,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积极申报加入世界美食城市联盟、IGCAT等国际美食城市网络,加强与国际慢食协会、世界美食旅游协会等国际美食行业组织联系,扩大成都美食整体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计划》还提出,要积极推动餐饮业提质升级。结合筹备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推动开展必吃、必逛、必住和必玩榜的线上曝光,引导餐饮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拓展外卖、网店、微店、小程序等业务,激发线上消费活力,加速电商赋能发展,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美食之都美誉度。
除此之外,《计划》明确,要加强成都美食文化宣传教育,将推出涵盖各类特色美食的《成都美食地图》以及相关成都美食文化指引图册,增强市民和游客对成都美食的体验感与认同感。开展成都国际美食之都媒体营销,讲好成都美食故事,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
创新消费形式
打造“美食+赛事”互动体验场景 让全球游客感受美食之美
从历史经验看,借赛事之力,让全世界认识或者爱上一座城,提升全球影响力,通常都是行之有效的。《计划》提出,将加快发展赛事餐饮产业,发布成都大运会餐饮服务机会清单,挖掘大运会餐饮产品设备及技术服务需求,释放赛事餐饮产业发展机会,并明确要孵化一批团餐企业“单打冠军”,培育5-8家餐饮企业进入全国团餐300强。
与此同时,实施大运美食氛围营造,《计划》明确,将打造“美食+赛事”互动体验场景,激活赛事美食体验消费活力,通过大运会举办让全球游客来成都感受赛事之美、美食之美。
此外,《计划》还提出,要精心举办国际美食节会,通过深化模式创新,开展成渝交流合作,加强宣传营销和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品质层次,努力打造成为集论坛对话、行业展览、技能比赛、美食品鉴、品牌评价、美食旅游为一体的中外美食文化互动交流平台和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际性品牌节会。同时,举办系列大众美食节会和赛事活动。深入推进“美食+”节会工程,与商贸、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各区(市)县精心策划40个有颜值、有亮点、可参与的美食节会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