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 正文

到2030年成都将打造成为中西部产业发展核心增长极

来源:成都日报 2020年11月23日 09:29
评论
摘要:本报制图 赵蕴如今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将在成都举行开幕式。本次年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的四川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论坛在昨日举行。论坛以“北斗赋能智慧四川”为主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科学家曹冲等院士专家围绕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趋势

本报制图 赵蕴如

今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将在成都举行开幕式。本次年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的四川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论坛在昨日举行。论坛以“北斗赋能智慧四川”为主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科学家曹冲等院士专家围绕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趋势及四川、成都导航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研讨。

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根据《征求意见稿》成都将加速融入国家PNT体系,面向全球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形成“成都方案”,贡献“成都力量”,彰显“成都智慧”。

到2030年

成都将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根据《征求意见稿》,到2030年将成都打造成为中西部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国家综合PNT系统建设重要支撑,面向欧亚的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将立足西南、着眼全球。结合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趋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优势,整合现有产、学、研、用的优势资源,聚焦产业基础优、市场价值高、应用前景广的重点方向,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形成“精品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开放发展”的格局。

在发展目标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30年成都要实现相关产业营收规模3000亿元。其中,上游的火箭、卫星研制及发射180亿元,中游芯片、零部件及终端集成420亿元,下游应用服务600亿元,衍生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到2030年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其中,规模超百亿元龙头企业1—2家,规模超五十亿元的龙头企业3—5家,规模超亿元的企业上百家,孵化培养一批高科技上市公司。

据了解,目前成都在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上,构建形成以成都高新西区北斗产品制造产业集聚区和金牛区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区为核心,成都芯谷产业园、天府新区盟升电子北斗产业基地等为支撑的“双核多点”北斗产业园区布局体系。

此外,在推进核心技术产品示范应用上,已在地震预警、气象监测、警力调配等多个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正在加快建设基于北斗的智慧景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信息服务平台。

聚焦融合发展

院士专家为成都北斗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杨长风在论坛现场介绍道,北斗三号系统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区域短报文以及国际搜救等7类服务。“四川、成都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制定北斗应用发展规划、政策以及路线图,加快推动地方北斗应用的规模化、体系化、产业化。”谈到北斗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多位专家口中的关键词。“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二十九所、十所都全面参与了北斗系统的建设;振芯科技等企业在深耕应用方面也有很好的成果;同时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出了相关人才。把这些企业、单位形成联盟,这样能够形成竞争力,形成体系化优势。”杨长风建议道,四川可以建立北斗产业的区域联盟,持续提升整体能力。

在北斗三号系统的多年研发过程中,刘经南院士和他的武汉大学团队也参与其中,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如果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那‘北斗+5G’将改变世界和时代!”刘经南举例道,在车联网的应用中,5G的时延是毫秒级的,但还不能实现汽车的远程控制;而且它的网络位置是虚拟的,这些问题都要解决。解决问题需要新的基础设施,就是北斗。定位、导航、感知时间和时节本身就是自然进化产生的生物智能,智能时代的“5G+北斗”可将这种生物智能赋予机器和环境,发挥机器和网络环境的智能优势。

在曹冲看来,在北斗技术研发及应用上要找准方向,尽可能融合其他的先进技术,且相互支撑。他表示:“要发挥好四川、成都在西南地区的带动作用,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广阔市场腹地。在集中自身优势资源的同时利用好全国的优质资源,进一步夯实产业链基础,丰富千行百业应用场景,力争做出特色,不断释放出北斗产业巨大的发展潜能。”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