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再奔月,带了不少四川造
图据央视新闻
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我国开启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是这次长五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重要配套单位。据悉,该公司承担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上分离火箭、点火器、起爆器、导爆索组件、非电系统、爆炸螺栓和分离装置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工作,主要起到助推器分离、级间分离、发动机点火等作用,所交付火工品占箭上全部火工品的95%以上。
同时,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也承担了嫦娥五号探测器上点火器、爆炸螺栓、分离装置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工作,主要作用于探测器的回收系统点火、分离系统分离等,所交付的火工品占到嫦娥五号探测器上所有火工品的80%以上。
点火起飞、助推器分离、级间分离、整流罩抛离、星箭分离……每一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冲破云霄,都离不开火工品的正确作功。同样,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自动采样并返回的每一个动作完成,都有火工品的助力。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嫦娥五号探测器“长寿命、高可靠、耐高温”等技术要求,设计人员对于每一发产品的设计方案和性能都进行了反复论证、试验和修改,一步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此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尤其是嫦娥五号上使用的两个新产品的研制,由于技术要求高、产品外形受限以及结构复杂等原因,主管设计长期加班加点,整整用了三四年时间才攻克难关,为此次任务顺利交付了性能好、可靠性高的产品。
新闻多一点>>>
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后成功将重达8.2吨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一举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意味着将历时23天的嫦娥五号任务已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跑出精彩第一棒。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级,运载能力位居世界现役火箭前列,足以将目前人类研制的最重的无人探测器之一——嫦娥五号直接送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
这是该型火箭的第二次应用性飞行任务,它此前的一位“乘客”是7月23日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与发射火星探测器任务相比,受本年度地月关系等因素所限,此次探月任务的发射窗口更显珍贵。对于火星探测任务,今年的窗口大约是14天,每天30分钟;而嫦娥五号任务在今年的窗口总共只有3天,11月两天,12月一天,每天仅50分钟。
为此,火箭研制队伍采用了多轨道奔月发射方案,针对50分钟的发射窗口设计了5条发射轨道,提高了发射的概率和可靠性。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八院负责轨道器相关研制工作。该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4器组成,分为15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最为复杂的航天器系统之一。
虽然“重”,但嫦娥五号却很灵巧,它要在太空中独自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它的核心使命是:在月面工作约2天的时间里采集约2公斤月壤样品并带回地球。
按照计划,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经过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等阶段,在月球风暴洋东北部地区着陆。
在完成月面工作后,经历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和再入返回等飞行阶段后,嫦娥五号返回器将最终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任务圆满完成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立项实施,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已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嫦娥五号将实现探月工程第三步战略目标,为后续月球及行星探测等任务奠定人才、技术、科学、工程基础。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3次发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