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决把领袖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成都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一)

“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突出公园城市特点”……言中透露出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巴山蜀水始终不变的热爱、对四川人民从未改变的牵挂。

殷殷嘱托,切切期盼。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成都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把绝对忠诚体现在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体现在履职尽责推动城市发展上,切实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成都见行动”,坚决把领袖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

牢记重托,坚定服务国家战略

旗帜指引方向,核心领航未来。

仲夏时节,华灯初上的兴隆湖畔,来此休憩、跑步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来川视察的殷切嘱托,犹在耳畔。

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在4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成都提出:牢记殷切嘱托,坚定扛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时代使命。

“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说,“这些年我们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统揽,经济总量跨越两个千亿台阶,突破4000亿元,居国家级新区第5位。”

在年轻的成都东部新区热土上,作为天府锦城实验室承载主体的未来医学城正瞄准目标节点加速冲刺,国内首个空客A321客机改装货机业务落地标志着成都东部新区航空产业翻开新的一页,成功引进蜂巢能源、中科翼能等链主企业和奥地利三康、正强精密制造等36个产业配套项目……

“我们正通过厚植特色优势,筑强与城市新区定位相支撑的核心功能。”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局长周黎介绍,将主动先行先试、探索路径,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力争成为成渝相向发展的重要支点。

刚刚忙完一场会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又马不停蹄赶赴下一场调研。作为公园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陈明坤参与并见证了公园城市的建设进程,在他看来,成都正通过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优势,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

感恩奋进,勇于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的重要指示,为推进新时代治蜀兴川、治蓉兴蓉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成都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刘学强表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找准履职尽职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严格执纪执法,提升监督质效,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成都落地见效,为建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信念!”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专职副局长王永林介绍说,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总面积1459平方公里,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频频“出镜”的珍稀动物,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生动讲述。

王永林介绍,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成都将重点以保护大熊猫旗舰物种为牵引,加快修复大熊猫中小型栖息地和迁徙廊道,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龙门山生态屏障功能,到2025年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0万亩。

笃行实干,以奋斗之姿勇毅前行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要求,对成都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是需要时时放在心上的警醒,更是需要一以贯之的行动。

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李龙对此感受颇深,他介绍,近年来,成都市始终把班子队伍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健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识别和考核评价机制。广大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自觉把讲政治体现在抓落实上,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争取更大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考察了眉山市永丰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

成华区致强社区党委书记刘平说,总书记对咱们老百姓的贴心关怀,让基层工作人员更加坚定带领群众奔赴更好的日子的信心和决心。近日,由成华区红十字会投放的带有AED和全省首个“救在身边”APP的救护一体机入驻致强社区,切实为生命保驾护航。刘平介绍,目前社区已经培养了30多名持证救护员,后续还将实现每个楼栋都有一个救护员,提高居民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