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成都唯一!温江入选四川省试点

来源:温江融媒 2024年04月11日 13:52
评论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

温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万千气象新


在鲁家滩潮玩运动公园,人们在潮玩野趣消费新场景中邂逅最美人间四月天;在留炼运动场,大家下班后随即来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锻炼;在遍布城市与田野的留灯书屋,大家随处开启看书、望山之旅;在鱼凫村遗址,来自城乡各地的儿童研学团队正在这里探访鱼凫故里,寻游古蜀踪迹……一幕幕城乡联动新模式、文化服务新供给、文旅融合新场景,共同绘出温江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近日

省委宣传部公布

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县域试点名单

温江作为成都唯一区(市)县

成功入选全省6个试点县域之一



温江将以此为契机

加快打造城乡联动的公共文化共同体

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普惠共享

让普惠公共文化更加可感可及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01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禀赋


加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四月的夜晚,微风不燥,暖风和煦,置身于公园旁、闹市里、乡野间的留灯书屋里,柔暖的灯光始终在深夜为愿意阅读的人亮着,“无论多晚,这里为我留灯”的温暖,成了这座城市独有的心灵慰藉。


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建成28个“留灯书屋”,成为温江百姓学习、休闲、交友、研讨的理想之所。



近年来,温江坚持深度挖掘千年鱼凫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创新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积极推动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子仪生活美学博物馆、太岁博物馆、光祈音乐空间、盛河影视产业园等文化项目建设,打造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区、岷江美术馆、杏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空间,并利用金边银角,盘活街头艺人等文艺资源,打造举步可及的互动性演艺空间、“小而精”文化美空间,不断丰富“家门口”的文化空间地图。



此外,温江坚持盘活城乡现有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设施融合,根据行政区划,优化“区、镇街、社区、小区”四级服务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断强化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涵盖国家一级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综合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24小时留灯书屋联动发展的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支撑体系,并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横向融合区文化馆、基层文化站、文艺创作交流基地、“文艺两新”集聚发展基地等实践功能,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明实践服务半径,以城乡联动“一站式”公服枢纽更好地满足城乡差异化文化需求。



02
以要素融合创新文化供给


构建“菜单式”服务体系


伴随着悠扬古典乐曲,或身着华丽戏服、或以素雅妆容的选手纷纷亮相登台,将一段段经典戏曲剧目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文庙广场上演“文化润清廉 戏曲进社区”2024温江区戏曲惠民艺术月系列活动,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共享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融合,要把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决定权交给市民群众,实现公共文化项目与城乡居民文化需求对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温江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单位,按照“组建特色文艺队伍、培育民间文艺团体、搭建供需长效机制”三步走策略,定期开展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全面推进“群众点单、社区接单、群众评单”的“菜单式”的精准服务供给,实现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在此过程中,温江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设,进一步畅通渠道促进要素融合,将民间文化社团纳入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有效盘活公共文化空间。截至目前,温江已挖掘、培育、扶持了社会文化组织15家,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500余次,提供文化惠民活动万余场次,市民艺术学校提供美术、书法、舞蹈等文娱培训3000余场次。


此外,为有效覆盖更多城乡居民,温江还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把技术应用于信息发布、文物展览、艺术培训、非遗展演等环节,搭建文化天府、温江文博、云上温江等线上平台,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触网”“上线”,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共享公共文化便利服务。



03
文体旅融合赋能在地文化品牌

 
加快构建品质文化圈


近日,以“花重锦官·春彩温江”为主题的成都十二月市·二月花市系列活动在惠美花境拉开序幕,赏花地图、十二花神、温江TOP100体验场景在众人期待中正式亮相,“以花为媒”诚邀四海宾朋到温江品幸福、赏春花,同赏生态之美,同赴美丽之约。


将花木编艺和川派盆景文化与成都十二月市深度融合,创新推出花市文化消费新场景,这仅仅是温江创新模式促进服务融合,打造在地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思路,温江充分发掘花木编艺、川派盆景文化特色,集最大、最精、最奇编艺作品打造天星编艺博览园,建设植物编艺公园,集精品川派盆景打造百花盆景公园、植悟微盆景集市,并以岷江村桂花文化为特色,开发桂花糕、桂花茶、桂花蜜等文创产品20余件。“花木编艺节”“百花盆景节”“汪家湾花海节”“诗意岷江丰收节”……系列本地特色活动,以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商业+”的“4+”模式,推动城乡均衡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走深做实。



“我们将突出抓好文体旅融合,持续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大力推进城乡文化振兴,以高品质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谈到,将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中心城区、乡村社区文化载体功能布局和服务网络,推动文化设施功能有机衔接,连点成线打造“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枢纽,叠加在地文化特色,加大体育、文旅消费场景供给,建成多个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圈。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杨柳

图片:田相和 张志强 向实 孙天浩 杨莎

编辑:杜儿 小米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